这几天听朗读技巧,老师示范说:“阿——毛——,回—家——吃——饭——啦——”那种熟悉的感觉一下子唤醒了沉睡的记忆,那是留在心底的声音:
“冬——梅——,回家吃——饭——啦——”
小时候,住在房产盖的一栋平房里。那时候全镇也没有一栋楼,家家都是挤挤挨挨地住的小房子。
那时候附近一片的平房区里的住户都是邻居,大家都互相认识。于是互相介绍时就有这样的称呼“这是我家东院的XX”,“我家后院的小X”,我俩家一趟房的。
住在这一片的孩子们,也自然都是自来熟,一有空就跑出去一起玩。捉迷藏,跳格子,过家家,跳皮筋,摇大绳,玩冲锋打仗……
这样一跑就是半天,也不知道疯到谁家跟前去了。妈妈在家里做好饭菜,就站在自家院子里,扯脖子使劲喊“XX,回家——吃——饭——啦——”
孩子们若是听不见,也没有关系。好心的邻居们听到喊声,如果有看见那个孩子的,就会喊他“XX,快回家吧,你妈叫你了”。
这种情况孩子们往往都会再玩上一会儿才往家跑。可是如果邻居说:“啊呀,你怎么还在这玩儿呢?你妈都找你老半天了,看回家不打你才怪呢!”这就大事不妙了,小孩子们是揣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往回跑,一边跑一边在心里盘算着怎么跟妈妈解释能逃了一顿胖揍。
而今,再也不用担心被妈妈打,再也没有人管你去了哪儿玩,再也听不到妈妈那绵长而中气十足的呼唤了。可是,年龄越大,那些留在心底的声音反而越清晰,一声声,响在心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