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天DISC助推,第一天睡了5个小时,第二天睡了4个小时,但却充实并快乐着,虽然两天的线下课已经结束,但两天的感悟还在脑海中飘荡,只希望趁着热乎把它记录下来,因为听到的不是你的,讲(写)出来才是自己的。
1、人际敏感度的再次认知
一本好书值得读10遍以上,而一个好的课程值得反复听10遍以上,常听常新,每次都会有不一样的感觉,DISC就是这样的一个好课程
第一次,了解自己,与自己和解的第一步
第一次作为新生听,无论是课前的翻转课堂,还是两天的线下课程,我对DISC的认知都特别浅显,对D/I/S/C是什么有了初步的认知,了解了自己的特质,迈出了了解自己,理解他人的第一步,所以,如果A2班的小伙伴回去以后,对DISC理论有不甚了解的地方,也不用着急,因为“你不是一个人”,但了解自己,对很多人此时已足够。
第二次,你的调适力有多强,你的影响力就有多大
第二次认真听DISC课程不是在线下复训课上,而是为了讲重听了好几遍视频,看了好多遍文件,最终,以我的方式把他讲出来,都说,教是最好的学,这一次,我从了解自己,走向了理解他人,也尝试在工作和生活中以DISC的方式去调适自己和理解他人,影响别人,从调适自己开始。
第三次,用心感知,不要去改变别人,而是用他接受的方式去影响他
作为一个大I大S,对大C/大D有一种天然的恐惧(严格来讲,这叫怂),所以,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工作中,当面对与C的沟通不畅时,往往选择逃避和妥协,而这一次,三组C/D的段惠敞开心扉聊C/D对待人和事的看法的时候,我才开始好像更理解了一些C/D的需求,下午海峰老师分享与太太故事的时候,我更多了一份换位思考,欲戴皇冠,必承其重,享受C/D老公带来的成长鼓励和贴心呵护的同时,也要承受他C/D的谨慎和严苛,影响他,而非改变他~
2、跳出舒适区,不止于学习
都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但海峰老师又说,如果一个人可以搞定自己的性格,上帝都奈何不了你,那也就是说,性格不是不可改变的,只是很难。
这两天我有着明显的感触,作为一个高 I 的助推,不知不觉,“人来疯”的行为特性就会被发挥出来,然而,作为助推,你要了解,你的组员不都是I,还有C/S/D,他们对你的这种“自来熟”是否有恐惧?他们对你的肢体亲密接触是否会抗拒?你有没有去考虑他们的需求?
问题就是机会,当助推团队向我提出了这个问题以后,我开始反思自己,激发参与,减少干预,推比拉更重要。
这个观点在助推两天的时间里,无数次的出现在我的脑海里,也让我刻意在调适自己,释放本性很容易,而根据环境需要调适自己更重要,时刻提醒高I的自己,大部分时候,听比说更重要。
改变自己很难,但只有改变,才能带来真正的成长。
3、站在更高一层去成长
作为一名新助推,我从纯学员角色转换到运营角色,让我有了不一样的体验,可以以不同的身份参与与观察DISC社群,而同时,站在高处看当下,我看到了DISC社群对每一个人的成就,比如DISC社群一直倡导“出让舞台”,海峰老师把舞台出让给更多的学员,班主任和助推团长把运营出让给助推,小芳姐把舞台出让给班班团团,默默的在背后给予观察和支持,只要你愿意参与,DISC给了你足够空间的学习和成长机会。
反观自己,曾经喜欢大包大揽,不知不觉又变成了专业“打杂”人员,而浪费了很多美好的成长时光,出让舞台,像D一样制定和跟进真正的目标,像I一样尽一切可能的参与DISC社群,像S一样用心付出,像C一样有章法有条理的去跟进。
人生最遗憾的事情不是做不到,而是本来我可以,未来的路,我们一起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