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梁树丽
人生海海,去户外,让热爱与自由同行。
行走的路上总是会看到很多骑行的人,或男或女,或老或少,他们带着胆识和一颗勇敢的心拥抱风,感受风的力量和自由。
而我则喜欢徒步而行。
没有徒步的时候,觉得旅游是生活的期待;徒步过之后,才发现行走才是人生的向往。
温马峡谷是淇县一个被遗忘在古老村落中的美景,这里的溪水来自神秘地下,我们走了四公里还未发现泉眼,索性停止追寻,给自己留下一个想象空间。
徒步能让人感到心情愉悦,在行走的过程中,可以思考很多问题,也可以什么都不想,只是在走路,进入放空的状态,专注脚下,这就是正念练习。
徒步的过程是一种没有人干扰的静谧,忘记时间忘记疲惫,自得其乐。
徒步的时候,全世界只剩下你自己。
徒步于户外人来说,更多的是由内而外,发自内心的欣喜,有成就感和自我肯定。在行走的路上,不需要去讨好任何人,只要专注于风景,脚步,感受意志,越过山头回望自己走过的路,感受大自然所带来的舒适感,这样就足以让身心满足。
在徒步的路上,伴着静谧和美景,不需要去在乎别人的想法,无所谓喜,无所谓忧。在自己的世界里,慢慢行走,静静感悟,就这样简单且美好。
这是我秋天里的第一次户外行走,暑假由于疫情原因,我们被封闭在家里,这次的外出让我感受到了自由呼吸,于是便使劲拥抱大自然。
一路看水,玩水,感受水带给我们的灵动和跳跃。这画面中的山,水,小屋,还有人,是否能变成我笔下的一幅画?
脱下鞋,感受水的晶晶亮,透心凉,让水从脚趾尖穿过,如捉迷藏一般,任我随意捕捉快乐。
坐在石头上,伴着溪水的歌唱端起一碗糊涂面条就成了天底下最幸福的一件事。
我不喜欢吃花椒,但是却喜欢这花椒的味道。大家各种买了10元钱的量,而我只是摘几颗放入口袋,留下它的香。
路上看到一个佝偻前行的老人,压弯她的不是那几穗玉米,而是生活一直在让她负重前行。
我想,在她面前我们应保留一份低调和内敛,虽然她的房子高高在上,但是我们却无法体味老人心中孤独寂寞冷。
山水人家如画,可是画中人却变得越来越少,村落愈加冷清,舍不得离开的只有老人,这是他们记忆封存的地方。
行走,总能遇到感动。
妹妹拉着哥哥的手这个画面让我心中倍感温暖。哥哥多年前因为眼角膜坏死导致失明,妹妹带着哥哥来户外感受阳光,水,空气和风。
我想起自己的母亲。
她行动不能自理,每次外出游玩,母亲总是拒绝,而我们也习惯不安全,不方便为思维把她留在家里等待,这是多么错误而自私的想法,每个人都喜欢春风拂面,每个人都渴望拥抱自然,我们可以选择走平坦,我们可以借力轮椅,我们可以………
其实我们都可以。
下午我们去附近的灵山,我原本没有这样的信仰,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愿意去相信,去为我爱和爱我的人祈福。
台阶很多很陡,我的腿不一定能适应这样的强度,但是我还是放弃了缆车,拿出诚心诚意来爬行。
观音菩萨面前我第一次虔诚跪拜,大家说灵山的菩萨是最灵的,所有的心愿都能实现。
诗云说给儿子祈福,愿他明年高考金榜题名,我想除了儿子,父母,亲人,朋友……我生命中有太多重要的人,甚至我们的国家,一切都要写上“福”,包括那个佝偻前行的奶奶,还有那失明的哥哥。
我的愿望太多,菩萨会不会责怪我有太多贪念?
人为什么要登山?
英国探险家马洛里的回答是:“因为,山就在那里。”
刘慈欣在《山》中也曾说过:远山是一种象征,像生活中那些清晰可见但永远无法到达的东西,那是凝固在远方的梦,而山在那儿,总会有人去登的。
其实,登山就像我们每一次去做未知的事情,需要不断与自我博弈,最终才能抵达山顶,见识到曾经无法触及的风景。
人生就是一次登山的旅程,从哪一条路上山完全在于你自己的选择。每一条路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景,坚持自己的选择,登上顶峰,才能收获期待的风景和理想的人生。
于我,登山只是为了寻找,化解一种心境:
人在山上,事在脚下!
当我们热爱生活,自然也会热爱不同的人生。
期待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