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周日了,最近周末都在上班,最近do爸也不在家,do宝昨晚说妈妈不要上班,要陪他玩。
昨晚我学习楼老师的课程,而他自己一个人玩逻辑狗,做完让我检查对错。做逻辑狗的时候,发现小孩子的心思都好细腻,观察力也特别好。
楼老师的课程分享了3个了解孩子的方法,分享给大家:
1.去到孩子的环境实地感受,进行角色交换。首先,孩子的高度跟我们不一样,看事情的角度也就不一样,可以了解孩子上学的地方,从而体会孩子的感受。
2.睡前和孩子聊天
以前我也很喜欢和do宝睡前聊天,但是楼老师提到3个原则:倾听,提问,少评论。
睡前聊天,主要是多听少说,偶尔提问一些细节让孩子知道我们对谈话的兴趣。而少评论,是我做的不好的地方。
以前我会我评论,有时会说教,这样会让孩子对聊天不感兴趣,甚至抗拒聊天,毕竟我也不喜欢别人跟我聊天要教训我,对不对?
而睡前聊天,最重要的是避免评论或说教!昨晚和do宝聊天,谈到立的新规矩,吃饭时间不看电视。稍微提了一下,但我没说什么,do宝跟我聊,聊着聊着跟我说:妈妈,对不起,早上吃粥的时候不小心看了电视。
以前我可能会说两句,昨晚没说话,只是肯定了他晚上吃饭没看电视,已经很棒了,继续加油,继续进步。这是,他反而说,晚上吃饭吃到最后不乖了……
昨晚的谈话,让我知道,孩子的心里,如明镜般,啥都清楚,只是我从前关注做的不好的,而忽略了做的好的地方。
3.第3个办法是把和孩子的对话,带入到其他关系场景中,来体会孩子的感受。
例如孩子有时不爱分享自己的东西给别人,我们会给孩子贴上自私的标签。可是,假如这些类似的事情放到成人身上,让你分享自己喜爱的珠宝或衣服给别人,我们又是否真的很乐意呢?
老师的3个方法,我最常用的是方法2,不仅拉进了我和do宝的关系,也让我了解孩子的想法,心情。或许,你也可以试试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