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导林黛玉
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
——陆 游
才女导师
当今大学里充斥着博导,却没听说过指导写诗的诗导,可是大观园里的林黛玉却当过一回高水平的诗导。
读过《红楼梦》的人都知道,林黛玉是大观园里最有才的小姐,她做的诗总是独树高标,飘然不群,在大观园里赛诗时,总是轻易夺魁。聊起文学来,她也是见解不凡,不同流俗。她对科举和仕途经济不屑一顾,因而被贾宝玉引为知己。读了红楼梦,你会发现,林黛玉之所以这么有才,原因是她有一套"林黛玉学习法",直到今天,这种学习法还很有借鉴意义,非常符合信息时代最需要的研究性学习方法。
《红楼梦》第四十八回,写了林黛玉怎样教香菱做诗。
林黛玉先给香菱做战略指导:“我这里有王摩诘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读一百首,细心揣摩透了,然后再读一二百首老杜的七言律,再李青莲的七言绝句读一二百首。肚子里先有了这三个人做了底子,然后再把陶渊明、应、谢、阮、庾、鲍等人的一看。你又是一个极聪明伶俐的人,不用一年的工夫,不愁不是诗翁了。”
然后林黛玉再给香菱做具体的战术指点:“你只看有红圈的,都是我选的,有一首念一首。不明白的,问你姑娘,或者遇见我,我讲与你就是了。”这位导师高度负责,怕香菱走弯路浪费时间,专门给她挑选精华,鼓励她多提问,还提供个别辅导,当今大学里的博导恐怕也没这么负责和耐心。
这位优秀导师还特别重视实践,生怕香菱读书读呆了,不懂得行中知、做中学的重要。她让香菱边读诗边学着做诗:“昨夜的月最好,我正要诌一首,竟未诌成。你就作一首来。十四寒的韵,由你爱用那几个字去。”她让香菱学着做诗,但又不给她太多的限制,只规定韵脚,爱用什么字,全由香菱自己决定,让她带着脚镣尽情地跳舞,颇有闻一多的风范。
这位导师还提倡讨论。她鼓励香菱:“正要讲究讨论,方能长进。你且说来我听听。”所谓美国式的课堂讨论,被吹成现代教育精华,其实咱们美丽的林导几百年前就在大观园中推行了,中国文化之早熟,在林黛玉身上充分体现出来了。
林黛玉对香菱的习作评价既有批评也有鼓励:“意思却有,只是措词不雅。皆因你看的诗少,被他缚住了。把这首丢开,再作一首,只管放开胆子去作。”林导总是鼓励学生放胆去作,而不像当今老师只许学生按标准答案答题,把学生教得个个胆小如鼠,不敢越雷池一步,考试分数是高了,但学生的想象力和自主创新能力是别指望了。
林导几句话就概括出写诗的方法:“不过是起承转合,当中承转是两副对子,平声对仄声,虚的对虚的,实的对实的。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最好的老师启发学生智慧,好老师教方法,差的老师教知识,最差的老师只会让学生大量做偏题怪题。林黛玉既教方法又启发学生的智慧,堪称最好的诗导。
林导一句话就点出做诗的关键:“词句究竟还是末事,第一立意要紧。若意趣真了,连词句不用修饰,自是好的。这叫做‘不以词害意’。”林导把“立意”看得最重要,并不看重辞藻,这是抓到了根本。跟着林导学作诗,肯定越学越聪明,越学越智慧,越学越有灵气,这样杰出的诗导,如今已经罕见了。
文学艺术家都知道,写诗是最难的。诗被称为文学中的文学,好诗能用最简洁的文字表达最丰富的思想内涵和感情,没有天才和灵气是写不好诗的。古今中外杰出的文学艺术作品都有某种诗意,苏东坡评论王维的诗画,说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音乐中的极品也是交响诗。我国历史上文学地位最高的是大诗人李白和杜甫,俄罗斯文学家中,地位最高的也是诗人普希金。中国传统士大夫很看不起写小说和戏剧的人,但非常尊重诗人,就是封建官僚,如果没有写过几本诗文集,也会羞愧难当。
当诗人还必须阅历丰富,知识渊博,智慧超群,敏感多情。陆游给儿子说过:“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可见当诗人之难。
当诗人难,教人写诗更难。可林黛玉却知难而上,在大观园里成功地当了一回诗导。
中外学习方法精华的结合
林黛玉指导的学诗方法其实结合了中外学习方法的精华,实质就是把中国传统学习方法与西方发达国家如今正大力倡导的研究性学习相结合,即:
先打好底子。林黛玉要求香菱精读三个大家王维、杜甫、李白的代表作,而且数量不能少,至少要一二百首。读大家的作品也不能稀里糊涂地乱读,每个大家都有自己的特色和精华所在。
王维的五言律写得最好,清新自然,不事雕琢,如出水芙蓉,境界超脱,最宜用来当入门教材。入门教材绝不能选错,否则像练钢琴指法一样,开始错了,后来就很不容易纠正。杜甫的七言律写得最好,风格沉郁顿挫,悲天悯人,充满了人间情怀,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容易让人产生亲切感和现实感,适合入门之后的深入体会。李白的七言绝句最灵动飘逸,有仙气和大气,是很不容易达到的境界,所以要放在最后品味儿。把这三大家的几百首精华研究琢磨透了,打下坚实的底子,大方向和大格局就不会错了,犹如盖大厦打好了基础搭好了框架。这是先抓战略和基础,眼光高超,出手就不凡,首先跃到巨人肩上。
我国传统学习方法特别强调让儿童背诵经典,原因在于儿童记忆力好,先让他们像牛吃草一样囫囵吞下历代积淀下来的经典,等到长大有了社会经验后再像牛一样反刍体会经典的意蕴,这样经典就与社会经验融会贯通化为生命的一部分,经典获得了新生。这种方法看似笨拙,其实深有道理。犹太人就让孩子从小背诵犹太经典《塔木德》,与中国不一样的是,《塔木德》是一千多名犹太拉比(学者)前赴后继经过几百年的时间写出来的,其中集中了历代犹太人的智慧精华,而我国却没有这样集中了全民族历代智慧的经典著作。犹太人之所以代代优秀,让孩子从小就在经典熏陶下成长是重要原因之一。
广泛涉猎。林黛玉要求香菱在打好基础、掌握了较高的审美标准后再广泛涉猎,把陶渊明、应、谢、阮、庾、鲍等各朝名家的作品一看,相互比较,懂得了各种风格的妙处和特色,基本上就知道了好诗的各个流派了,这样就不会视野狭窄,作茧自缚。基础稳固再加上视野开阔,就算登堂入室了。
追求精神世界的丰富,对研究性学习有巨大作用,也容易取得突破性的成就。广泛涉猎,努力成为通才,是使自己精神丰富的重要方法,林黛玉可谓深得其中三昧。
主动求师。尽量找名师当导师,请他(她)给自己推荐好诗,否则选名家的选注本,读不懂时随时请教名师,名师出高徒是千古不易的真理。香菱在林黛玉这位才女导师的指导下,肯定可以少走许多弯路,节省许多时间,研究性学习特别强调导师的作用就是这个道理。
大胆实践。林黛玉要求香菱基础稳固视野开阔之后,大胆做诗,不要不自信,多试几次,多请教导师,慢慢就会提高水平了。研究性学习特别强调不脱离实践的做中研,与林黛玉的要求是一致的。
多和同伴和导师讨论。主动找兴趣相近的伙伴讨论,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说错了也没关系,讨论的过程就是纠错和提高的过程。讨论是培育多元视角、提高思维水平和表达能力的最好方法,也能提高自己的自信心。研究性学习要求组成研究小组来集体讨论和思考,就是基于上述道理。
关注重点,不拘泥于枝节。多从大的、主要的、核心的地方入手进行学习和实践。首先要懂得什么是关键和重点,在关键和重点处多下功夫,比如写诗的立意就是关键和重点,必须在这方面下最大的功夫。而“立意”就是陆游所说的“诗外工夫”之一,必须在丰富的阅历、渊博的知识、超群的智慧、独特的视角、敏锐的情感综合作用下,才可能产生独特的立意,而做诗本身的技巧到在其次了,这就是诸葛亮强调的“独观其大略”的方法。
这些教人学诗的方法比哈佛大学的“案例教学法”也毫不逊色。如果你按照林黛玉指导的方法来学习,一定能成为充满创意和灵感的智慧超人。
现在一些欧美的大公司纷纷聘请艺术家和诗人担任副总经理或顾问,因为艺术家和诗人是最有创意的,特别是诗人,诗人喜欢“语不惊人死不休”,充满了创新精神。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自主创新能力是所有行业所有人都必须具备的核心竞争力,所以林黛玉这样的诗导仍是当今最需要的,如果我们每位老师都学会了林黛玉的指导方法,那么桃李遍世界就指日可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