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同学写文章《暖男正流行》。为表示不一样的声音,特写之。
“悍妇”又名“泼妇”,词的来源没考证。
中国历史上比较有名的又公认的悍妇,如宜城公主( 割了和丈夫有染的侍女的耳朵鼻子,还拿刀割了丈夫的头发),兰陵公主(这位公主把驸马的侍女杀了,而当时侍女已身怀有孕,更恐怖的是她还在侍妾命尚未绝的时候,就命令侍卫将她腹中的胎儿活生生剖出来拿去喂狗,在侍女尸体内填满稻草),再比如太平公主,当然还有众说纷纭的武则天,吕雉、慈禧、孝庄太后。
但是很奇怪的是,中国却没有“悍男”之词,看看以上所举的有悍妇之称的原因,如果是平民可能是因为家庭不和,不孝顺父母,或者女子吃醋,不许男子纳妾,比如“悍妇之肉”的主人公常遇春年纪大了,还没有子嗣,皇帝朱元璋出于怜惜,就赐了两名宫女给他。但常遇春老婆非常剽悍,常遇春对这两个美女只能看,却连一个指头都不敢动。有次,常遇春夸宫女的手白,恰巧被他老婆听见,他老婆把宫女的手斩断,这事被朱元璋知道了,那还得了,于是老朱暗中派几名壮汉把常遇春的老婆肢解了,分成小块,送给各大臣,并写“悍妇之肉”。
作为有身份的有地位的“悍妇”估计是因为他们飞扬跋扈,排除异己,心狠手辣,比如武则天为皇位杀死自己的孩子等。反观同时代的,男子心狠手辣多的是,看牢狱中看管的多是男犯人而女犯人极少。作为皇帝,暴君多的是,比如桀纣,比如隋炀帝,怎么不说他们是“悍男”呢。原来,社会话语权是男子占统治地位,他们怎能容忍违背男子意愿的人物出现呢。
再比如,古代女子有“七出”,也就是如果女子违背其中一条,男子就可以把女子弃之如草芥了,哪“七出”呢,具体为不顺父母;无子;淫;妒;有恶疾;口多言;窃盗。最可恶的那个“有恶疾”,有病了就要被赶走,有人解释腋下有狐臭,不管如何,这是不对等的。反观之,男子是没有七出的。男权社会,女子地位低下可见一斑。所以,根本不会有“悍男”之称。
在国外,也有悍妇之说。苏格拉底的妻子珊妮珀是个有名的悍妇,常常借故寻畔,无事生非,邻人无不嫌恶。有次,苏格拉底正和弟子们讨论学术问题,他的妻子突然闯了进来,不由分说就大骂一通,随后又提起一桶水猛地浇了过去,把苏格拉底的全身都弄湿了。而苏格拉底只是笑了一笑,自嘲地说道:“我是知道的,打雷过去,一定会下雨的。”大概苏格拉底只有痛苦,才会思索人生的意义。所以,苏格拉底身有体会地说:“务必要结婚,娶个好女人,你会很快乐,娶个坏女人,你会成为哲学家。”
英国莎士比亚有个喜剧《驯悍妇》,女主人公被男主人公驯的服服帖帖的,真希望能有个喜剧叫《驯悍男》。
回过头来,看看“暖男”一词,
有书上说“暖”是指情感上的暖,心理上的懂得。“暖男”自然而然地就是具备这样能力的人啦。但是符合这样的特点,中国的女子多了去了,怎么不见“暖女”之称。男子为女子打个伞,送个花,做顿饭,洗个衣服,当女子泪奔时,男子拿个毛巾,给个肩膀,这就是“暖男”?这对女子来说,太是家常便饭了。女子操持家务,最大的权力可能就是刷锅权了,买什么菜,吃什么饭,那要看男人的菜谱了。男子稍一表现对家庭温暖的贡献,就成“暖男”,这反映两点:这样的男人稀有,二是人们的期望。而男人就是在这样情况下被宠坏的。
现代社会中,女子春心萌动时,总希望有暖男出现,但是想想,这个暖男词语出现,本身就是男女不对等的,是以男权为中心而命名的词啊。有人说,胡适是一名暖男,那是因为是江东秀是悍妇的原因。一个社会没有悍妇的衬托,就没有暖男,一个家庭总要寻求平衡的。现在人们很渴望暖男,现在涌现了渴望暖男的电视剧,生活中对年轻男人评价时也不失时机的说他是暖男,时髦的与时俱进的婚姻介绍人会说一句,他是一个暖男。这样画蛇添足的说,还不如直接说,他是个暖水瓶。
暖男概念泛滥,真正的 暖男应有:
1.大海般的宽广的胸怀,能包容女子所有的优缺点。
2.任劳任怨,女人可以任意地面对这个男人撒娇,发脾气,想干吗就干吗。
3.资深翻译家,能读懂女人内心深处的东东,就是女人说出来的,男人要明白;女人说不出来的,只有瞎折腾,男人也要明白。
4有弹簧力。根据具体情况,随时伸张自己的弹簧,当女人情绪到处乱跑特别躁动时,要抓紧弹簧;当女人没有张力时,就压缩自己的弹簧,有张有弛。
符合这个标准的,估计《红楼梦》中的贾宝玉当之无愧,且不说宝玉与黛玉、宝钗,单说宝玉与晴雯、湘云、香菱、妙玉、秦钟、蒋玉函,就抓紧一切时机表现了“暖男”的能力。
现在的“暖男”,准备好了吗。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立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