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阑珊,信步登山。山风徐吹,林间透出枯草味的清香,高处向下望去,层林尽染,无处不蔓延着秋的气息。
下山路上,穿越林间,看到落叶层缝中有许多美丽的褐色叶片,俯身细拾一看,原来是褐蝶的双翅因死亡而落失在叶中,看到蝴蝶的翼片与落叶交集在一起,心中莫名地哀伤起来,感觉到蝴蝶的生命其实也与这满山的枯叶无异,尘归尘,土归土,不管多么美丽,总都要在这个世界里随风逝去。
由此想开了去,人的身体与这蝴蝶的翅膀又有什么两样呢?总有一天我们也要褪去这个躯壳,不管这个躯壳曾经美丽或者不那么美丽,都是要在这包容一切的大自然中残存,然后慢慢地消失无痕。唯一能够存留在这个世界上的,为人们所记挂的是我们的灵魂,我们的思想,我们的作为,说白了就是我们为这个世界做了什么?我想:这就是生命的意义。
有人会问:既然如此,我们要怎样做才有意义呢?我们没钱,我们不是伟人,没有决定世界命运的能力,我们只有蝼蚁般的生活,整天忙忙碌碌,为三餐的温饱而奔忙着,那些伟大的事留给伟大的人去完成吧。乍一想,很有道理。可是如果我们大家都这样想,那么这个世界就要变得庸庸碌碌,变得现实残酷起来。
放眼当今这个社会,有这种想法的人还真是为数不少,整天忙碌的只是如何多赚钱,然后好去“血拼、剁手、美食”,似乎整个人生观里就只有钱和享受了。
我时常想起在改革开放初期的八十年代,那时候的人们普遍贫穷。可是大部分的人都有丰富的情感,人与人之间充满了关怀和正义,人情义理在贫困中倒是更加放大,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在那时的农村比比皆是。老人摔倒时有人当即上前扶起来,没有反咬一口的,当时也没有“碰瓷、老赖”这一说法。如果有哪个愣头青当街做了坏事马上就有人上前阻拦或呵斥,那时候有人欠人家钱或人情是吃不香睡不着的,那时候坏人是怕好人的,没道理是怕有道理的,大家的内心都隐隐地蕴藏着一份正义感,即使是坏人也是,他们知道是在做坏事。这样就很好。
可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渐渐地人心不古起来。从大家知道了钱的好处,知道没钱是万万不能的时候,就在人群中如病毒般蔓延开拜金主义思潮,“大款、土豪”是怎么来的,是一切向钱看来的,是不顾一切用湖北人讲的“搞钱”来的,不管用什么手段只要把钱弄到手就是本事。于是乎,诞生了“不择手段、坑蒙拐骗偷”。于是就出现了这篇文章中加引号的一些新生词。
我清楚地记得九十年代有一段时间,银行因贷款催收的问题而相当被动,一些人利用别人的身份证去贷巨款,等贷得款后并不用于企业经营,而是胡吃海喝,盖洋房买豪车,养小三,用骗来的钱来贿赂地方官员,银行主管。结果银行贷出去的款根本收不回来,上级催得紧了,只好报案,公安局也收了贿赂提前通知欠款人,欠款人得到消息就卷款潜逃,于是诞生了跑路。后来国家就把这些人欠款不还的人列为“老赖”,限制其高消费。但这有什么用呢?那些“老赖”有的是用别人的身份证贷款,甚至那贷款人有的都一命呜呼了,赖不掉的和受贿的官员们也趁机会跑国外逍遥去了。尽管国家追逃,但限于种种原因都很被动。
往小处说,那些本来老实巴交的农民工,亲亲苦苦一年打工下来的工钱也被无良老板欠着不还。“跳楼讨薪、游行讨薪、静坐讨薪”的奇葩还少见吗?没“搞”到钱的农民工咋办?辛苦一年在年关却没脸回家见留守的老人和孩子,只好去抢,去偷。只要能搞到钱的什么都可以做。君不见车站和人群密集之处一些少数民族群众利用所谓的“切糕”诈骗消费者吗?君不见指挥小孩盗窃、抢劫路人的么?
总之,为了钱什么也不顾了。
然而,社会乱了,人人自危了。更重要的是,这些做了坏事的人,并不以之为耻,反而用为非作歹来的钱挥霍引发更多的人心生艳羡从而加入到这种乱象中来。
许多有识之士和管理者纷纷思考,由此诞生了更为严苛的律法来规范和处罚这些违法者。然而,只是“亡羊补牢”而已,面对越来越严重的经济下滑压力,这些越来越细律法的实施只能越来越被动,并不能杜绝所谓的“人心不古”。
追根溯源。是我们为人之初的思想便出了问题,是我们的社会的价值取向出了问题。思想有问题,价值观有问题,当然每个人的想法和做出来的事情就有了问题。社会上的丑恶面也就不足为奇了。要想扭转这种现象,我们的当政者任重而道远。
今天,我从这遍布的蝴蝶断翅中感悟:我们有幸来到这个星球上走一遭,就应该为这个星球留下一点什么,我们的思想,我们的行为都将影响着其他人,让我们永远保持着对人间有情的胸怀,时刻思想自己今天为这个赖以生存的星球做了一些什么,为家人,为朋友,为社会做了一些什么。从小事,从善事做起以及保持着对生活从容的姿态,以一颗卑微、对万物敬畏的心活着,做一个在热闹中得到清净的人。那样,即使有一天我们的躯壳也将像今天这蝴蝶的断翅一样在无人想起的角落等待消失,我们的思想也将影响下一代人,推动着这个世界向好向善,我们也将无悔来此一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