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我正在许昌朋友家帮忙准备明天的婚礼,忽然微博弹出一条消息:金庸去世!瞬间,心中一震。
90多岁的人仿佛哪一天离世都很正常,但真到了那一天却又觉得有些不舍。我老奶奶去世的时候也是90多岁,这是喜丧,但还是会哭。
那天我在微博上发了一句: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真的很佩服写出这句话的人,中国文字的魅力大抵于此吧,总能不断给人惊喜。不知道为什么,脑海中忽然闪现出很多初高中时期的画面。
也许是突然来到县城的原因吧,小学时候的顽皮逐渐消失了。我开始喜欢上了沉默和独处,课堂上我会望着窗外发呆半个小时,直到老师叫我才回过神来。周末休息除了看书、下棋就是蹲在小清河边看钓鱼。
我初中开始在外租房,直到高中毕业从未换过地方。门口有个修自行车的哑巴,酷爱象棋;不知不觉间成为了棋友。
有一天,放学回家准备找哑巴战一局,发现他正坐在门前看书。心想:还是个读书人。我迅速上前夺过了哑巴的书。书名赫然写着《连城诀》,金庸著。这是我第一次读金庸的书,也瞬间被老爷子的才华吸引。
我很好奇,金庸老爷子是怎么把好端端的唐诗,写成“躺尸剑法”的。剑法口诀竟然是:
“白日一扇近,长活如海流。鱼穷千里谋,跟上一层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两个黄梨拧脆了,一行白骆丧今天。”
(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等等。
也许就在那个时候吧,我开始喜欢研究文字的谐音、顺序颠倒、语境等的运用,直到今天依然改不了这个毛病,与人聊天往往语出惊人,一个好端端的词汇生生被说成了段子。
《连城诀》虽然是以类似笑话的方式开局,过程却极为残酷,这本书里写尽了人性的恶毒,给我的少年留下了不小的阴影。
高中时,班里很多人在看《七界传说》、《诛仙》,印象最深的班里有个人一天看了八本书,最牛逼的是班主任要没收他的书,这哥们竟然来一句:这是我花钱租的的书,凭什么给你?班主任咂了咂嘴,无言以对,转身走了。
说来也奇怪,那时候仿佛故意似的,不管班主任收了多少本书,还是会挑战一下,一次是我在看《书剑恩仇录》,忽然感觉窗户外有个黑影,随后听到一声:拿出来!我正考虑要不要拿出来的时候,结果后面一哥们先交出了一本《七界传说》,逃过一劫。
身边的朋友都知道,当世唱歌的我喜欢陈奕迅,写文章的我喜欢韩寒。不知道的是,我开始喜欢韩寒正是因为金庸老爷子。
那时候看了一些王朔骂金庸的文章,觉得有些可气又无聊。刚好韩寒又出来骂王朔,而且文风犀利,幽默内涵,是个用“字”高手。瞬间起了兴趣。
然后,知道韩寒的偶像是钱钟书,于是读了《围城》;觉得钱老爷子更是个用“字”高人。又看到韩寒先赞美余秋雨,而后又骂其装逼,开始读了《文化苦旅》,觉得余秋雨应该是中国自媒体第一人。再后来就是李敖、徐静蕾、高晓松等。自古文人相轻,其实能相互轻视,也就意味着是彼此重视。
前两年,在微信公众号上遇到一个叫六神磊磊的人,此人时政记者出身,专读金庸,而且还能结合当下针砭时事。回过头想一下这“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这十四个字真的是一个庞大的江湖,每次翻阅都有不同的感觉。
就好比,小的时候觉得郭靖真的好笨哦,黄蓉为什么会喜欢他呢,长大之后才懂得,郭靖是大智若愚,侠之大者,做事专一有原则的男人魅力无穷,自然抱得美人归。也明白了杨过对郭襄的一句“有缘的话,我们自然是会再见面的”其实是一场绝情的告别,他给的希望是那么令人绝望。也懂得了所谓的笑傲江湖,无非是“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而已,谈不上逍遥快活。
10月31日的时候,我发个一个朋友圈,用的是金庸书中的一句话:“令狐冲最后踏遍了华山五峰三岭,各处幽谷,都没有找到风清扬的踪迹。”这一刻,不知是想起没来得及见面的老奶奶还是金庸的去世,我竟然哭了。
今天是11月9日,金庸离世已过十天,我迟迟不敢动笔的原因是,真的有太多话想说,又不知从何说起。
大侠离别的时候总说,后会有期!可有期是哪一天?
最后引用一段六神磊磊在金庸惜别会上分享的一段文字:
此时此刻,终南山古墓长闭,万花坳花落无声,绝情谷空山寂寂,风陵渡凝月冥冥。你带走了郭襄的眼泪,带走了东海的涛声,带走了雁门的烽火,带走了华山的烟云。长风掠帆,犹带呜咽之声。
但是我们不想悲悲切切。我们的活动叫做“大侠笑别,江湖传世”,金庸先生你是笑着飘然离开的,你笔下很多人都是笑着离开的,像洪七公,欧阳锋,天山童姥,白眉鹰王。我们也想收起眼泪,微笑着送别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