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辈学人的一抹背影

铜山古城素以“钟灵毓秀”著称,有“海滨邹鲁”的美誉。而铸就这一份荣耀的,恰恰是明清以来一代代学人以他们的人品、学识、作为,经过600多年的积累,为我们留下了丰厚的遗产和令我们后人永远称颂的典范。

铜山的学人,上可追溯到明清,以黄道周为代表的古代铜山学士,为铜山古城文化作了奠基性、经典性的建树。及后,民国时期那些真才实学的知识分子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涌现的大批文化贤达,又对铜山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们不仅国学知识厚实,而且以新时期的新面貌、新学识、新作用、新成就书写了历史新的一页。东山文化之所以积淀丰厚,传承紧密,正是一代又一代文化人笃守高风亮节,严谨治学的结果。

如今回望这些前辈学人,我们已经见不到他们的身影,但我们却看到了他们似乎承载着殷殷寄托的一抹背影,在这背影里,我们看到了什么呢?我想,简言之,正是那份一脉相承的铜山独特的文化道统。

一、深沉的乡土情怀。诸多铜城才子,以其对乡土的感知,产生了强烈而又深沉的乡土情怀,他们治学的内容都饱含浓浓的乡土韵味。最典型的例证莫过于黄道周的经典著作——堪称文章、书法高峰的《榕颂》和大量堪称典范的乡土诗文以及留在家乡的处处笔迹。唐朝彝多次力倡重修武庙、文公祠。明清时期众多乡贤在秀丽无双的东山名胜古迹留下大量石刻、诗文、楹联。这些古代文化经典,无不洋溢着对家乡的歌颂、赞美、眷念深情。近代,马兆麟倡导建县,吟诵《东山十八景》、萧笠云毅然放弃实业回乡办教育等。陈秋顺、洪干堂、陈汉波、方耀铿等一群有识之士在那个扼杀文化的年代还在夹缝里苦苦追寻和探索,一点一滴留下珍贵的文化成果……实在不胜枚举,他们都是受到热爱家乡的情愫所驱使,无一不是以他们自己的学养倾力展现东山的优秀历史文化。近现代众多学子,各自凭一己之长,以办教育、育后学、著诗文、描书画、传艺术、修志书、编报纸等等方式宣泄爱乡深情。纵使旅外学人,也始终排解不开恋乡情结,“石斋故里是吾家”成为永恒的主题。

二、厚实的学养基础。很多有成就的前辈士人,不论科举成名或来自市井,还是从各种级别的学校毕业,无一不是孜孜以求,刻苦求知,或承继前人的知识遗产,或师从前一代良师,或靠江山风物的潜移默化而无师自通,从而具备了相当厚实的国学涵养,广为涉猎,知识厚积,治学严谨,而绝非投机取巧、浅尝辄止之辈所能及。从“五四”前后开始,东山近现代知识分子不仅继承前贤国学深厚的传统,而且开始接受民主、科学思想和新文化主张,不同程度地掌握诸多自然科学知识。他们的从学、所为,又烙上了时代的印记,比起古代名贤,在思想、学识、行为等方面又显示出新时代的活力。

三、学识的正能量应用。他们具备了相当厚实的国学涵养之后,并不是炫耀自己,捞取资本,而是把学识应用于国家治理、服务社会、抗御外侮、倡导积极向上的风气、弘扬传统文化、教育后代。例子很多,如黄道周极力撰写奏疏,谏言国家民族致力大计。唐文灿放弃当官回乡创办两家书院,教化乡民子弟,科第开先。唐朝彝运用他的广博学识维护正义,清正廉洁,机智铲除腐败。马兆麟在东山建县之前服务乡梓,为民众排忧解难,拒绝私利积极建议设立县治,兴办教育。萧笠云放弃实业毅然回乡担任东山初级中学校长......此类例子不胜枚举。

三、坎坷的人生经历。大凡学养、识见丰厚的士人都是不媚权贵,不从俗流的。铜山的优秀知识分子,在这方面几乎是一致的。他们守得住清贫,“贫贱不能移”;耐得住寂寞,即便是严寒酷暑、命运坎坷,始终苦读不辍,笔耕不已。古代乡贤大多在仕途上跋涉,而他们全都为官清廉,忠于职守,耿介不媚,信守气节,升贬如一。近现代乡贤的特点则是大都宁肯从学、从教、从艺,却不善、不愿从政,而由于其才学和名气,也有偶尔踏上仕途的。但仕途并没有给他们带来富贵和荣耀,反而因此遭受种种磨难。

古代有升贬之颠簸,朝代更迭之荣辱,近现代有历史时期之偏见,致使学人遭受种种不幸。他们以短暂的居庙堂之高,换来长期的处江湖之远。尽管如此,他们始终“宠辱不惊”,洁身自好,严守风骨:在顺境里,未曾跋扈,在逆境中,没有失节。他们从来没有改变对是非的判断,没有放弃对真理的向往,没有舍弃对知识的追求,没有推脱对责任的担当,没有二心于专业的执着。他们在狭缝里谋求生存,痴心治学。正是这样的经历,造就他们的作为更加显示学识的深度,蕴含艺术的魅力,闪烁思想的亮点,颇具感人的力量。

到了他们得到甄别、平反时期,他们又没有多少怨言,总是怀着感恩的思想,感谢这种迟来的恩泽。在比较宽松的政治环境中,他们又重新焕发治学生命,所作所为再度异彩纷呈,有的在晚年更加大放余晖。

他们有的人人生跨越两三个截然不同的时代(清朝、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不论怎样的政治风浪和政权更替,他们并没有左右摇摆或稍逊文化情结,始终坚持治学从文的志向,守住正气、风骨,至死不渝。

四、常人的谦恭之心。几乎所有为后人所称颂的前辈,在世时都贴近平民,待人官民无异、贫富不拒、妇孺皆友好。他们不以学博而炫耀高大,不以才高而远离人群,也未曾有过“唯我独尊”、“一览众山小”的架势,而是实实在在拿出被民众、被历史认可的作品及行为风范,成就了我们家乡一笔笔珍贵的文化遗产,一座座令人肃然起敬的精神丰碑,岂是标价若干、稿费几何所能比拟?黄道周的书画作品从未理论平方尺,如今却价值远驰,高至千万元。受惠的倒是那些藏家、拍家、炒家。

五、知识的融会贯通。由于具备深厚的学识功底,不少前贤名士才学渊博,才情横溢,不仅亲民从政,长于诗文、书画创作,致力教育,还举一反三,驰骋于各种文化艺术领域和知识海洋。如黄道周诗、文、书、政事、气节齐高;马兆麟诗、书、画、教、乐俱佳;方耀铿教、书、联、乐、语言并臻;陈秋顺诗、联、谜、史兼通;孙用钊诗、书、画合璧……比比皆是。

我们还看到,他们个个注重友情,极少沾染“文人相轻”恶习;生活简朴,所求无多;重在奉献,不究回报;家境清贫而精神财富丰盈;激励后代,家风相继,薪火传承等等,这里无须一一赘述。前辈学人的这种高洁风度,为我们树立了浩然正气,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品格取向,值得我们温故知新。

在铜山文化复兴的大潮中,如何细品这一抹背影里的内涵,汲取前人留给我们的养分,值得今人深思。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4,588评论 6 496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1,456评论 3 389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0,146评论 0 350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387评论 1 288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481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510评论 1 293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522评论 3 414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296评论 0 270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745评论 1 30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039评论 2 330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202评论 1 343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901评论 5 33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538评论 3 322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65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415评论 1 26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081评论 2 365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085评论 2 35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