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父母年轻的时候,每天最热闹的陪伴,是听单田芳说评书
在我导师年轻的时候,每天最热闹的陪伴,是去小酒馆里听段子
——题记
评书大师单田芳去世了,朋友圈里很多人在刷,我印象最深的一个标题是:且听下回分解,再无下回分解。读起来不免伤感。喜欢单田芳的,大多是比我年长一些的人。妈妈说,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单田芳是家喻户晓的人物。很多人对他的评书都是信口拈来。不少铁杆粉丝,还能时不时地模仿上两句,互相切磋切磋。在那个年代,没有宫斗剧,没有偶像综艺,没有漫威大片,能听听别人讲故事,在每晚固定的时间,是他们最时髦的休闲。而单田芳老师,是大家伙心目中,那个故事讲得最好的人。
而我在机缘巧合之下,也是偶尔听过两三次单田芳的。那是在凌晨四五点的时候,我要值早班,开车在空荡荡的马路上,由东到西,穿过沉睡中的北京城。收音机里偶尔会放着单田芳的评书。内容大概也模糊了,但是单田芳评书的语气语调,却似乎带着一种抓人的魔力,不自觉地将你往故事里牵着。若赶上故事里那人正处于危急关头,那可精彩了!他能一遍给你讲着那人的动作,呼吸,眼神;一遍又给你说明白了当时的局势;进而可能话锋一转,他又真的成了那人,在暗地里思忖着该如何动作,出奇制胜。当情绪积累到一定分寸的时候,忽然一声大的响动!听着的我便知道,主角要出大招了,而且我的胃口也彻底被吊了起来,不听到”且听下回分解“是绝对不肯罢休的。许是从那时起,我才领略了什么叫真正的会讲故事。
我常常会将思想放回到古代,大约是在清朝的时候吧,在北京的茶楼里,一壶茶,一碟花生,随着惊堂木一声脆响,台上方桌后面,穿长衫的人开始说评书。平平无奇的脸上,一张薄嘴,霎时间,带我回到历史的任何一个瞬间,那瞬间里,所有人的都是鲜活的。他好像即是旁观者,又是参与者。总之,巧嘴一碰,便是个五彩斑斓的大世界。
再往历史深处寻,评书这门艺术,最开始还有一个最朴实的名字,就叫“说话”。你看,它生来就是民间的艺术,属于大家伙儿的。最开始,评书的内容是以“佛典”为主,而到了宋朝,评书便开始朝向那些传奇故。再后来,内容就更加丰富了,最喜闻乐见的就是那些英雄豪杰,狭义故事,朝代更迭,还有神怪传说,
说评书可是个辛苦活!因为评书多是长篇,说书人全凭脑子将词记下。但是背诵就已是不易,还要讲内容融会贯通,知道哪里该夸张,哪里该收敛;知道什么时候打住能吊足听者的胃口。我想,这说书人说的故事,每说一次,应该都会有着不同的理解吧。
~~~~~~~~~~~~华丽分割~~~~~~~~~~~
在大洋彼岸,也有最会讲故事的人。
我在英国留学的时候,导师告诉我,他最喜欢的艺术形式叫stand-up comedy,“站着说的喜剧”。如果你不太理解,那么我想,这部美剧能帮你理解它。那就《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这部剧再次告诉我,会讲故事的人,到底多么有魅力!
最开始被朋友安利这部剧,我完全提不起兴趣来,因为她给我介绍的点在于,这剧讲的是一个女人,在遭受丈夫背叛以后,如何找到自我的。当时,各种剧评也确实讲这个点无限放大,作为整部剧的噱头。后来就是新年放假无聊,我便用了三天的时间把这部剧都看完了。才发现大家对这部剧都有着怎样的误解呀!全剧真正的亮点,是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在小酒馆里的特殊艺术:stand-up comedy!
在1960年,我导师还很年轻,他说那个时候不上学了也经常无事可干,他就经常叫上几个哥们,到城市最火的一家小酒馆。因为那里有他最喜欢的表演——一个胖大叔讲段子。他觉得胖大叔的肚子,都是被有意思的故事撑大的。并且惊讶于,他讲故事怎么能那么有意思呢?你可能听出来了,stand-up comedy,在表演形式上,和我们的评书大相径庭,都是一个人而已。但在内容上,它注重的是短,新,奇。
评书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表演时每一个抑扬顿挫,每一个手势眼神,都是千锤百炼。而stand-up comedy,从草稿到上舞台能有一个月的时间都算长的。说的点子要是最新的,还要跟着听众的反应即兴加入一些梗。听评书的人往往屏息凝神,而听stand-up comedy的人,都是笑到上气不接下气。比如剧中的麦瑟尔夫人,她的丈夫热衷于喜剧表演,但是很显然,他没有天分,观众听他的故事并不怎么会笑。反倒是麦瑟尔夫人自己,似乎是个天生的演讲高手。在丈夫背叛她之后,这样挫折不堪的经历反倒成了她的资源,她把它们拿出来,换着花样讲给酒馆里的每一个人听,大家都会笑!有人事欣赏的笑,也有人事嘲弄的笑。但不管旁的,她只管做着喜欢的事儿,收获着自己的果。
在那个时代的英国,能消磨时间的事儿也不多,stand-up comedy也成了很多人必不可少的陪伴。但它们大多在酒馆,俱乐部里表演,因此,也从未出现过家喻户晓的“大师”。导师Jim说,现在电视台每天换着花样给你看,倒是很怀念从前那种聚在一起听段子的日子!那才有烟火气,才叫生活。而如今,那些酒馆里最会讲故事的人,早就都不见了。
你问,那stand -up comedy有没有来过中国呢?
有的。很久以前,有一个香港人把它引进来过,取了一个拗口的名字,叫“栋笃笑”。好像是要告诉你,“好了,时间到了,请站定或坐好,那个最会讲故事的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