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丝毫没有对钱、杨二位先生的不敬。只是从文学和生活的角度做一些猜想。他们的独生女钱媛教授还在我大四的时候给我们授过课,仍然有印象。
《围城》那本书坦率说,算不上巨著。只不过用几近漫画的形式讲述了每个男人都会,(甚至每个女人也会),记住的道理。最开始读那本书的时候是八十年代,后来又拾起过,每隔一段时间,都会笑一下,因为年龄又长了几岁。
我对文学创作是这样理解的,一定源于生活。没有生活,光靠编是编不出那么多情节和细节的。我爱写字,知道写字是怎么获得的灵感。《围城》里,从苏文纨到唐晓芙,再到孙柔嘉,有喜欢他的,有他喜欢的,但最后终究方鸿渐的选择是不是他的“选择”,书里没有明说,其实也说了。孙柔嘉很好,但好,也可以是一种绑架,成为一个筹码,而回到爱上去看,那些好,都无法让一个人爱或不爱,好与爱,可以有关,可以无关。
从钱先生的一辈子看,从之后记述百岁老人的诸多文字看,我始终保留着自己的一笑。人生,究竟怎么回事儿,只有走过的那个自己知道。方鸿渐到底是不是作者自己?杨先生到底是唐晓芙?苏文纨?还是孙柔嘉?这个也只能品味了。我很喜欢看他们两位的合影,从青年到晚年,二位的面容在变,但眼神从来没变。钱先生永远是稍带娇羞,杨先生永远是笑着却震慑你内心,不知道你看到的是不是这个样子。
不知道天国里的三个人怎么样?一本小书,留下一个故事,一家人,留下一段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