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看到这篇文章,是一种缘分,你好,我叫Jon。夫志者,必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偶尔被年轻人问到,你的理想是什么?我总是会不知所措,甚至有些凄然。
我想摆摆手告诉他,内志岂可外言,似乎觉得过于装弄,有些不妥;又想做出一副不以为然,听天由命的样子,但眼神中忽然闪烁出那一丝微弱的亮光,分明是埋藏在内心的星星火苗在不屈地颤抖和跳跃;还想严肃认真地去回答,却发现脑海里的理想早就充满了扑朔与迷离。无奈,只得将自己吐到嘴边的话语又咽了回去。
是呀,我的理想到底是什么呢?是孩童时的许愿,是少年时的追梦,是青年时的誓言,是中年时的承诺,还是,老年时的祈盼?我也说不清楚。我只知道,很多人都和我一样,人生道路越走越长,理想却变得越来越模糊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成人的世界,无时无刻不沉溺在现实的海洋中。我们总被告诫着:要贴近现实,别好高骛远。换句话说就是,理想不重要,过得好才实际。所以成人之间的问话往往是这样:你有什么计划?你有什么打算?你有什么目标?很少有人会问,你有什么理想?
在他们看来或者说我们自己也这么认为,现实一点,把当下的生活过好,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目标一个个实现,理想也会越来越近。
理论上的确是这样,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
当我们实现了一个又一个的小目标,当我们过好了惬意的生活,你却会突然发现,理想早已经被尘封的厚重。
久而久之,能够清晰存在于我们脑海里的,便只剩下那些不痛不痒、所谓的“人生规划”罢了。
理想的远离与模糊,让我们变得焦虑,甚至怀疑自己,但现实的世界就是这样,没有人能坚固如磐石一般不被生活的需求所侵蚀,没有人能清廉如荷花一样不被环境的污浊所浸染。
我们一边要固守本源满足生存的舒适,一边又想破茧而出寻求心灵的寄托,这,怎么能不难呢?
好在,我们依旧可以做到,给自己的心留出一片净土,保留着对纯洁美好的向往,保持着对远大理想的追求,即便这份美好已然被俗世的灰暗所掩盖,即便这份理想早已被凡尘的迷雾所朦胧......
——但,那波澜壮阔又气势磅礴的豪情壮志却从未改变,一直充斥着我们炽热的灵魂,滚滚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