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是什么?
人与人之间是有距离的,我们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而沟通是链接彼此的唯一“工具”。眼神是沟通,语言是沟通,文字是沟通,肢体接触是沟通,环境有时候也是沟通,沟通真的是无处不在。
我认为,“沟”是我个人,“通”是我搭建了一个桥梁通往你的过程,称之为沟通。
谈到沟通不得不陷入思考,人为什么要沟通呢?
1人们都需要倾诉,释放情绪
2人们需要表达情感,希望被了解
3人们希望被关注被聆听,希望得到存在感和归属感
4人们面临个人问题或者危机需要协助
5人们心怀某些目标,希望达成
我开始反观自己我会沟通吗?我为什么要沟通呢?
1需要表达自己的需求、观点、或情感?
2为了影响别人?
3想要掌控别人?
4分享自己的经验?
5认识我自己是谁?
既然找到了我的沟通需求,那我的沟通有效吗?别人和我沟通时,我理解了吗?反馈了吗?我的沟通为别人带来价值了吗?
带着这个思考,我开始深入觉察我的沟通模式在别人眼中是什么样的呢?
夸夸其谈,咄咄逼人?
自怜自哀,牺牲妥协?
混乱无序,自以为是?
死寂放弃,对抗竞争?
批判掌控,借口故事?
这十种模式其实也对应了我们在面对不同的人、事物时会习惯性的用不同的沟通模式来反馈。
比如我在对待情感时会选择用死寂放弃的沟通模式,对待父母时会选择用自以为是的沟通模式,对待下属有时候无形中会用批判掌控的沟通模式,这些都是需要时刻注意的。
当我们主动与他人沟通时,要先明确自己沟通的结果是什么,同时要先在自己内心去觉察一下你平常在沟通这个话题时的沟通惯性是什么?
要提前假设一个沟通画面,也要懂得勾起话题,同时要给予对方肯定,带给对方一个正向的结果并给予推动,懂得和对方进行一个约定,要达到彼此舒服且有效果。要时刻记得说有结果的话,说有能量的话,说带给别人正向力量的话。
愿我们都能在沟通中时刻锻炼我们的洞察力,共情力,反馈力,成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