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让遗传潜力有机会变为现实,环境的供应就必须充足。
关于作者
本书作者唐纳德·温尼科特,是一名英国精神分析学家。他是继梅兰妮·克莱茵之后,较具原创性且为一般英国大众熟知的客体关系理论大师。
在弗洛伊德之后的精神分析流派中,温尼科特具有非凡的创新精神和独特的视角。他弱化了弗洛伊德对本能的强调,撰写了大量著作,阐释母亲与孩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如何滋养或阻碍孩子发展。
关于本书
本书是在温尼科特去世后出版的,收录了他在 BBC 电台的讲话、信件、从未发表以及散见于期刊和选集中的文章,内容主要聚焦在婴儿出生后那段最重要的时期。
可以说,这本薄薄的书浓缩了温尼科特理论精华中的精华,而其重中之重,就是探讨母亲应该如何与婴儿相处,以及如何为婴儿创造一个适宜的生长环境。
一个人的身心能否得到健康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生命之初母亲能否提供一个适宜的生长环境。
那么,母亲要怎样才能为孩子营造最适宜的环境呢?
首先,每一个母亲都应该成为“足够好的母亲”,相信自己的育儿本能,保护自己和婴儿免受外在力量的伤害;
其次,母亲要给婴儿提供一个“抱持”的环境,满足婴儿的所有基本需要,不要过度干涉婴儿的成长。
我们先来说第一个关键词,“足够好的母亲”。
对于“足够好的母亲”一词,虽然温尼科特没有发展出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但他提出的一些概念你也许听过,其中最有名的就是“足够好的母亲”,英文是 good enough mother。国内有好几种翻译,例如60分妈妈,刚刚好的妈妈,等等。
其实,温尼科特提出这个概念是为了和“完美母亲”,也就是 perfect mother相区别。他认为,“完美母亲”只存在于幻想中,而“足够好的母亲”是现实中那些平常的母亲。
温尼科特说,“足够好的母亲”一开始会完全满足婴儿的需要,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投注在婴儿身上,这是婴儿生命之初必需的。但这种状态只会持续数周到数月,随着时间的推移,婴儿逐渐长大,在母亲的精心照料下,他们已经安全渡过了最初的“危险期”,开始逐渐适应这个世界。此时,母亲就不会再把所有的心力倾注到婴儿身上,而是把一部分注意力投向母婴之外的世界。
这个时候,婴儿就要慢慢学会应对母亲的这些疏忽和失误,这也是婴儿成长过程中需要的,因为他们迟早要面对世界给予的打击,正是母亲的偶尔失误让他们有机会去适应外部的挫折。相反,那些过于追求完美、从不犯错的母亲则会剥夺婴儿的这种成长机会。
温尼科特认为,每一个母亲都能成为,也应该成为一个足够好的母亲。不过,在此之前,她们首先要建立自信,相信自己的育儿本能。
绝大多数新手母亲在面对婴儿的时候,都会有一种战战兢兢手足无措的感觉。因为缺乏育儿经验,可能连怎么抱孩子都需要指导,这就导致很多母亲在带孩子时缺乏自信,很容易被她们认为的权威人士,例如医生、护士、月嫂或者长辈牵着鼻子走。
针对这种情况,温尼科特说,照顾婴儿是每个母亲天生就会的事情。凭着母性本能和直觉,母亲能和自己的宝宝建立无意识层面的交流,俗话说的“母子连心”,说的就是这样一种状态。
“母子连心”的状态,温尼科特称之为“原初母性贯注”,这是母亲将自己的全部注意力都倾注在宝宝身上,全然忘我的状态,从妊娠后期一直维系到婴儿出生后数周至数月。
温尼科特说,这是一种类似精神疾病的状态,因为在这段时期,母亲几乎与外部世界彻底疏离,退缩到了一个只有自己和宝宝的世界里,心心念念的只有一件事,就是满足宝宝的需要。有
这种状态最多只会维持几个月而已,但正是这短短的几个月决定了孩子的一生。
你可能想说,人类总不能像动物一样,完全凭本能来带孩子。这种想法确实有道理,所以,我们要辩证地看待这个问题。
温尼科特认为,母亲首先要信任自己的直觉与判断,不要受医生、护士、老一辈人的干扰,对自己真正的感觉产生怀疑,要相信自己才是这个世界上最了解宝宝的人。
其次,母亲也需要学习一些相关的知识,比如如何添加辅食、如何补充维生素等等。但这些知识只是一些有益的补充,有些东西是是学不来的,是需要靠母亲的本能与直觉去了解的,例如怎样与自己的宝宝交流,怎样敏锐地察觉到宝宝的需要。
温尼科特的观点是,女性不可能通过学习学会做母亲,如果完全按照理论知识去做母亲,那将是一场灾难。女性必须保持并保护属于母亲的直觉,在保持育儿本能的前提下,再去学习医生护士所教的知识才安全,这些知识才有可能增加母亲的价值。
20世纪50年代前,西方流行的是冷酷无情的育儿原则。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认为,如果婴儿一哭闹就抱起来,就会强化孩子的哭闹,所以应该听之任之。后来,美国心理学家哈洛在用猴子进行实验后发现,身体接触所带来的安慰是爱最重要的元素,要让婴儿身心得到健全发展,必须给予足够的拥抱与爱抚,这个发现推翻了行为主义的那套育儿法。
可悲的是,这种育儿方式迄今在中国依然有人奉行,打着“科学育儿”的招牌,美其名曰“哭声免疫法”。
按照温尼科特的理论,当宝宝因为想要被抱而哭喊的时候,当母亲想要把宝宝抱在怀里的时候,她应该顺从自己的母性本能,立刻把孩子抱起来。在哭喊得不到回应,需要拥抱却得不到满足时,婴儿就会对环境、对母亲失去信任,被无助感包围,这对婴儿来说是一种巨大的伤害。
另外,“原初母性贯注”的状态,母亲只有在感到完全安全的情况下才能进入。作为父亲,应该为妻儿营造一个保护性的、安全的环境,让母亲安心地全情投入,她的母性本能与直觉才能发挥到极致。
所谓“足够好的母亲”,就是在婴儿最需要她全身心投入的照顾时毫无保留地投入,而当婴儿逐渐长大并开始适应新的环境,她们就会适当放松、适度退出,让婴儿有更多的机会与外部世界产生联系。要拿捏好这个尺度,母亲首先要相信自己的育儿本能,知道怎么做才是对孩子好的。
我们说每个母亲都能成为,也应该成为“足够好的母亲”,那“足够好的母亲”到底该怎么做呢?
母亲最重要的功能,就是为婴儿创造适宜的生长环境。这就是我们的第二个关键词“抱持”的内涵。
首先要明确的是,什么样的环境是适宜婴儿生长的。温尼科特提出了“促进性环境”的概念。
所谓促进性环境,就是能满足婴儿所有的基本需要,并为他提供身心健康发展的条件。要创造出这样的环境,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母亲必须做好“抱持”,保持的英文是 holding,就是抱孩子的意思,但它的意义除了把婴儿抱在怀里,给他生理上的支撑、舒适外,还包括给予婴儿心理上的保护和安全感。
要做好“抱持”,母亲必须和婴儿融为一体,了解他所有微妙的需要,更重要的是,不要用自己的欲望代替婴儿的需要。
要做到好的“抱持”,第一个重点就是满足婴儿的所有基本需要。
你可能觉得这很容易,婴儿的基本需要无非就是吃喝拉撒,给他吃饱穿暖勤换尿布就行了。其实,还真的没那么容易。
就拿喂奶来说,看起来似乎很简单,但也会出现很多问题。什么时候喂奶才是最好的时机?
满足婴儿的需要也是有讲究的,需要时不及时给不行,不需要时就强迫给也不行。
说到喂奶,就必须说说“定时喂奶”这个概念。有很多权威人士认为,这是科学育儿的方法。但是,这是在满足母亲的需要还是婴儿的需要?婴儿的消化功能不可能像刻度那么精准,如果不到两小时他就饿了,或者过了两小时他还没饿,这个时候喂奶,面对的就是“需要时不给,不需要时偏给”的尴尬。
母亲应该以满足婴儿的需要为前提,慢慢摸索出属于婴儿的规律。如果你反着来,非要让婴儿来适应你,可能到最后也能形成规律,但却隐藏着恶果。
母亲这个词本身就意味着责任,但有很多母亲对责任的理解存在着误区。
温尼科特认为,婴儿就像水仙球根一样,拥有自身的生命力与潜能,水仙球根只需要适当的土壤、浇灌及温度,就可以长成一株美丽的水仙花。
母亲要做的,就是像一个负责任的园丁一样,提供一个适宜的环境,给予爱和呵护,婴儿就会长成应该长成的模样。
温尼科特还把婴儿比喻成房客,在怀胎十月和出生之后的那段依赖期,母亲就是一个房东,只需要尽职尽责地把这个房客照顾好就行了。
所以,抱持的第二个重点,就是不要过多干预婴儿的成长。
对婴儿的各种训练、立规矩都是在干预婴儿的成长。
比如排泄训练。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排泄训练就是母婴之间的一场战争。对此,温尼科特斩钉截铁地说,要尊重婴儿的自然功能,大小便训练永远都不需要。母亲应该高度敏感地了解婴儿的感受,从婴儿的种种表现判断婴儿是否想要大小便,并给予适当的帮助。
排泄训练只是一个例子,有很多母亲为了让孩子听话、守规矩,在婴儿时期就会设定很多规则,过早、过于严厉地要求孩子服从自己制定的规则。这会干预婴儿正常的成长,导致温尼科特所说的“假性自体”出现。
“假性自体”就是指一个人外表看起来特别听话守规矩,总是顺着别人的意愿行事,很会讨人喜欢,有礼貌有风度,但这不是真实的他,只是他的面具。
“假性自体”是亲子关系失败的产物之一。虽然我们说每一个母亲都能成为“足够好的母亲,但这世界上仍然有很多母亲没能成为足够好的母亲。
总结
首先,我们诠释了关键词“足够好的母亲”。每一个愿意为孩子奉献自己的母亲都是“足够好的母亲”,她们就是生活中那些平常的、会犯错的母亲。要成为“足够好的母亲”,母亲必须相信自己的育儿本能,不要被理论知识和权威人士牵着鼻子走,导致母婴关系受到外来的干涉和伤害。而要让女人成为“足够好的母亲”,父亲必须给妻儿营造一个保护性的环境。
其次,我们重点介绍了母亲该如何为婴儿创造适宜的环境。创造促进性环境的关键,是母亲能够做到好的“抱持”。“抱持”的第一个特点就是满足婴儿的所有需要,第二个特点就是不要干预婴儿的成长过程。如果没有良好的亲子关系,婴儿会受到难以修复的伤害,而好的亲子关系则会激发婴儿的遗传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