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很多书,但第一次能真正看完整个系列的,或许就是《明朝那些事儿》了,第一次读这本书是从中间开始读的,但依然能读下去,读每一部书书时感觉都如同那个时代的人一样,感受历史的发展,体验人间的情感,读《明朝那些事儿》不同的时间,有截然不同的画面,元末明初是战火连天诸雄割据的动乱时代,这个时代有一个个英雄人物涌现,明早期是是血流成河的时代,“良弓藏,飞鸟尽,狡兔死,走狗烹”是功勋卓著的功臣的写照,明中期是奸忠交替的时代,动乱阴谋是这个时代的代名词,后期的明朝是一个没落的时代,后山上崇祯自尽时的叹息是明朝最后的一声叹息的音符。
读书让我理解一个新的概念 ——英雄,每个人都有一个梦想,那就是当英雄,明朝那么多人,很多人都想做英雄,做一名被众人仰望的人,就连王振和刘瑾这类大恶人都想,他们在做尽恶事时也想起做了些许好事,例如王振的出征和刘瑾的改革。
大家心中的英雄概念是什么?敢为人之所不敢为,敢当人之所不敢当,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其实我不这样觉得,只要敢于战胜畏惧,战胜自己就是英雄。
我们都曾是天真的少年有着高远的梦想,想上一个好的大学,向往横渠先生所说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事开太平,这是每个人的向往,也是每个人最大的成功。
于谦也肯定是有这样的理想,也因为他有这样的梦想使他在明朝在大厦将倾时扶住,在人心惶惶时站出,他肯定也有畏惧,但报国的信念让他战胜了畏惧,凝结人们的意志,一致对外,最终救大明王朝于危难。
我们在进入社会时,也会感觉世界的事并非事事如意,有很多困难,有很多挫折,于是我们开始退缩,开始消极。英雄又必须在这个时间出现。人不是一生下来就具有坚毅的性格,不是刚上来就具有成功的所有性格,我们在生活中惧怕畏惧,害怕别人误解我们,害怕让别人说我们坏话,可是并非所有的挫折都可以躲过,不想找事情但也不能惧事情,越躲却越会找上门,让人经历更多的挫折,王守仁不惧事情,在朱厚照时的时间身为一个小小官员却不惧刘瑾的强权,却惨遭迁职,想远离中央任职就可以多开麻烦,可是刘瑾却并没有打算放过他,在路上又安排了杀手进行阻拦,最终被王守仁以假死躲过,到了地方任职那里却只有荒凉的土地,困难就这样接踵而至。
困难重重的时候,更是能够将一个塑造成英雄的时候英雄,如南宋时期的陆游所说,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在这个困难重重的地方,王守仁明白了心学的真谛,创建了心学,为以后的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明朝很多年有人在困难中涅槃重生成为英雄,有的人却在有困难时虽然战胜了畏惧但也还是失败了,这让我们为他叹息,他们都是明知不能成功,明知必死无疑,依然慷慨而行。一般来说这种行为有着很多称呼,比如愚蠢、不自量力,飞蛾扑火等,而在西方人眼中,这更是一种不可思议的违反逻辑的行为。而在中国古老的哲学中,这种行为有着一个恰如其分的名称: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我深信,这正是我们这个伟大民族的魂魄。有些人活着但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但他们依然活着,让我们为他们所默哀,生不逢时,如李自成评价崇祯时所说的话一样:军非亡国之军,臣为亡国之臣。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战畏惧可以获得涅槃,不战只能沦为无名小卒。
最后,让我已一句书中的话作为结语与大家共勉:历经磨难,矢志不渝,叫做信念;不畏强权,虽死无惧,叫做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