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你们老师最清闲了,有寒暑假放,平时工作也不忙,时间不是有大把大把的吗?”
呵呵……
近年的调查显示,我国中小学教师每周的实际工作时间平均值为54.5小时,一些地区的高中主课教师日平均工作时长16小时,班主任的工作时间则更长,远超法定时间。
一些老师也未尝不想去多读读书,多搞点研究,多写点文字。但繁杂的工作几乎填满了所有的时间,就连休息的时间也被工作占用了。
教书育人的老师却没有足够的时间自我学习提升,这有几分黑色幽默,却是不争的现实。
不过,办法总比问题多,美国的一位80后教师卡尔.纽波特的经历,或许会对一直备受时间紧张困扰的老师们有些启发。
二
卡尔.纽波特是麻省理工学院博士、乔治城大学副教授,同时也是畅销书作家和人气博主,出版了多本在市面上有重大影响力的畅销书,创办的“学习黑客”在美国大受欢迎,用现在的话说,是个不折不扣的优质“斜杠青年”。
看到这里,你也许会把卡尔.纽波特想象成为一个废寝忘食的工作狂人,那就大错特错了。事实上,他通常晚上不加班,而且有很多空余时间陪伴他的妻子和孩子。难道是他的天赋异禀,抑或是他的本质工作异常清闲。其实,两者皆不是。让他真正大受裨益的,是他一直践行并倡导着的“深度工作”原则。
三
在最近出版的新书《如何有效使用每一点脑力——深度工作》中,卡尔.纽波特和读者们系统分享了多年来他关于深度工作的思考和实践。
所谓的深度工作(Deep Work),就是在无干扰的状态下专注的进行工作,使个人的认知能力达到极限。这种努力能够创造新价值,提升技能,而且难以复制。而与深度工作相对的,则是浮浅工作(Shallow Work)。
大多数人终日忙忙碌碌,实际上从事的多为“浮浅工作”。而在当下这个时代。无论是想把工作做得漂亮且有创造性,还是想在所处行业具有高度影响力,深度工作的能力都是不可或缺的。
四
下面是实施深度工作的几个实用的建议:
1、形成固定的工作习惯
作者会在每周开始的时候制定计划,决定一周的哪些时候用来做深度工作,然后再每天开始的时候根据需要调整决定,因为减少了临时决定的次数,所以保留了更多的心理能量进行深度思考。
再以著名的生物学家达尔文为例,他在思考物种起源期间。保持着非常严格的工作安排。早上7点准时起床,然后去散步,独自用早餐,8点到9点半在书房工作。之后的一小时拆阅一天的信件。10点半到周回到书房工作。然后沿着既定的路线沿着房子周围的路走圈,深入的思考,直到想出满意的答案。日复一日。很少改变。
形成习惯的价值在于把过度到深度工作状态的阻力压缩到最小,让我们能够进入深度状态并保持更长的时间。如果坐待灵感到来再认真工作,成就很可能会大幅度降低。
2、进行系统的专注力训练关于深度工作,有一个常常被人忽视的常识,那就是,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其实是需要长期的训练习得的。很多人认为,只要获得足够的动力,就能够瞬间改变自己散乱的工作生活,变得专注起来,可惜,事实远非如此。
斯坦福的一项实验表明,一旦大脑习惯分心,即使是在想要专注的时候,也很难改变这种积习。典型的例子:如果你在餐厅排队等餐的时候,都在习惯性的刷微信,那么你的大脑很可能被重新编排,很难胜任深度的工作。
培养专注力的小游戏
如何记住一副洗好的牌?方法很简单,把52张牌的每一张用一个难忘的人或者东西相对。比如把唐纳德.特朗普和象征着财富的方片k联系下。反复地练习这种联系。直到随机抽出每一张牌,你都可以马上说出对应的形象。
3、和社交媒体保持一定距离卡尔.纽波特身为畅销书的作家,却从来也没有开设facebook或者推特的账户。除了博客以外,没有用过任何其他的社交媒体,他也不上网,直到2012年才有了第一部智能手机。在他看来,这样的状态也是他能够实现深度工作的重要原因。
当然,在这个万物互联几乎成为普世价值的时代,几年前类似彻底戒掉网络的举措,已经不具有现实性。不过,我们仍然可以通过一些限制标准,减少或停止使用那些经常占用你的时间和注意力的网站及APP。在是否应用一个网络工具的时候,要确定一个标准,只有当一种工具,对自己的个人生活和职业的实际益处大于害处时,才会选择,否则,就果断放弃。
对社交媒体保持警惕,可以减少这些工具对我们时间的碎片化切割,同时增强我们深度思考和表达的能力。正像作者在2016年的TED演讲中的有几分戏谑的结尾:“如果你对我的意见(远离社交媒体)持反对态度,欢迎尽情批驳,前提是你能用推特(上限是140字)把观点表达清楚。
4、享受一些“屏蔽工作”的自由时光
2008年的《心理科学》当中介绍了一个简单的实验:两组实验对象,一组被安排在植物园的林间小道散步;另一组则被安排走过喧嚣的市中心,此后两组人都被要求进行一项要求注意力非常集中的活动——数字倒背,结果,沿着林间小道散步的人,效率比后者要平均高出20%。
此外,在屏蔽工作的晚上可以填满时间的休闲活动,和自然界的行走一样,都有注意力复原的作用,而这种作用,会大大的提高你在第二天的工作效率。
五在这个知识以惊人的速度迭代的时代,在这个WIFI已经与空气和水一样须臾不可离的时代,与各种科技产品和社交媒体的协作和斗争,无论对于教师、或是其他职业,都将是一个持久的话题。
我们既要汲取科技进步、工具升级带来的便利,也要保持足够的警惕,采用切合实际的策略,最大限度减少因碎片化而导致的注意力涣散,长期停留在浮浅工作的状态。
深度能够造就富有效率和意义的生活,这是被比尔.盖茨、伍迪.艾伦、JK.罗琳等诸多领域的达人用大量实践证明的准则。“活出专注的人生,因为这是最好的选择。”,或许,这就是深度工作理念带给我们最有价值的启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