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I 西达雅
最近喜欢看主旋律电影,比如《红海行动》,这是一部看了以后你会热血沸腾,真正体会什么是身为中国人的骄傲,什么是扬我国威的精彩电影。
电影讲的是一次海外撤侨行动,根据真实故事改编。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也门撤侨事件。2015年的时候,也门发生战乱,为保护人民安全,各国决定撤离在也门的本国公民。
但只有中国行动最为迅速,中国军舰第一个到达也门港口,在其他外国人的羡慕眼光中,四百多名同胞乘军舰撤离也门回国。电视上看到一个采访,一个外国友人说,他们国家的飞机还没到,机场已经关闭了,现在也门四处炮火声,看到中国军舰到来的那一刻来了,她恨不得一起坐上去。
《红海行动》一开场就是一场展示中国海军威武的营救行动。中国海军蛟龙突击队在营救一艘在索马里海域被劫持的商船,任务成功返航后接到上级命令,北非伊维亚共和国发生政变导致战乱,滞留那里的中国同胞需要紧急撤离。
伊维亚政府说是配合蛟龙队的撤侨行动,但由于刚看完了小说《追风筝的人》,因此对于国家内乱感受比较深。自己国家内部都在打着架的时候,根本无法顾及到他国人民,所以说是政府协助撤离,但是最终都还是蛟龙队的八个战士深入战乱中心,浴血奋战,拯救同胞。
电影由两条线组成,一个是中国海军蛟龙队的行动,另一条线是记者夏楠(海清饰),她一直在追查一伙恐怖分子,她发现他们与军方勾结,想要挖出真相,摧毁他们。一个女人柔弱的肩膀,为何在战区横冲直撞找真相,要曝光?
作为观众,我一开始很讨厌这个角色,因为她几次三番阻挠了或者说打乱了蛟龙队的行动计划,导致营救的士兵陷入困境。但后来才发现,她也是个可怜人,丈夫和孩子死在了恐怖分子的手中,她将余生的生命都压在了复仇身上。最后她的助理也被恐怖组织绑架,并且被录下割喉视频残忍杀害。
队长张译也是一个矛盾人物。当时大部分侨胞已撤离危险地区,化学博士他们一群人被恐怖分子抓走做了人质,只有化学博士是中国人,所以命令是救出博士。面对记者的主张,他一再强调自己的命令是去救一个人,而最后思维改变,救了一群人。
最后的行动可谓是孤立无援,要深入到恐怖组织基地没有通讯信号,联系不上后援。但是他们还是义无反顾地去救人了。
电影中催泪的感情线不多,当然,流泪的地方不是靠感情线,而是那种战友的协助,战乱的无助,战场的荒凉,悲剧的蔓延。
还有两个给我印象比较深的角色,分糖吃的两个战士,女的是蛟龙队此次任务唯一参战的女兵,男的说他是因为小时候家里穷吃不起糖,后来当兵了,吃到糖就觉得训练不苦也不累了。他俩应该是互相爱慕的,从眼神和嬉笑互怼中就能体会,但是在营救战斗中,男的受了重伤,还被炸掉了半边脸皮,心疼得女兵哭着喂他糖吃,他在糖的甜味中死去。
影片的效果是近几年主旋律电影中的佼佼者了,像《建国大业》《建党伟业》这些,你光是认明星脸都目不暇接,更别提记住剧情和效果了。这部电影的明星也不少,但都被角色弱化了,让人更关注的是角色。
能和他媲美的估计只有《战狼二》了吧,但是二者对比,后者更多的是强调了个人英雄主义,而国家因为种种原因限制不能做出反应,能看着吴京单打独斗,一个人拯救众生。红海行动更多的强调了组织的作用,没有人是能够单枪匹马世间无敌的,你需要合作,而且牺牲,不是每一次战斗都能全身而退。
这部电影有几个特点使得它较为卖座,票房高企。一个是撤侨事件是热点,中国国力强盛也是这两年央视纪录片的主打,如《大国重器》,比较多地渲染描绘了我们国家的实力和前景,让全国观众对中国国力充满了希望和信心,所以这部电影卖座。一个是拍摄的场景很真实,剧组到了摩洛哥取景,还有官方政府的配合和协助,枪战现场真实刺激,据说是用的真枪实弹。这些都为这部电影增色不少。
总的来说,这是一部吸引眼球,又能让人身心振奋的电影。它诠释了我们的大国风采,强大国力,喊出了“我的国民我守护”的霸气。
简宝玉写作群日更打卡第1天(第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