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是心理学》作者基恩.斯坦诺维奇(Keith E. Stanovich),是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人类发展与应用心理学教授,曾担任加拿大应用认知科学首席科学家。他的研究领域是阅读和推理的心理学机制,迄今已发表200多篇论文,出版了7部著作。在一项对于论文引用率的调查中,斯坦诺维奇位列引用率最高的50位发展心理学家之一。2010年,他获得格威尔美尔教育奖,2012年荣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桑代克终身成就奖。
该书译者是一对夫妻,一位是窦东徽老师,北师大心理学博士,清华心理学系博士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心理学系访问学者,研究领域为社会心理学,经济心理学与积极心理学。一位是刘肖岑老师,华东师大心理学博士,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与西蒙弗雷泽大学访问学者,研究领域为儿童发展与教育,人格与社会心理学。
在该书的封面上有这样一句话:一本为心理学去伪存真,有态度的,让你真正了解什么才是心理学的经典著作。
为什么该书要强调真正的心理学?这与我们日常对心理学的认知有什么差异?
作者在书中表达了这样的一种核心观念:心理学的理论必须是可证伪的。
当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谈到或者听到类似于“算命”“星座论”“血型论”“出身决定命运论”的时候,我们觉得这就是心理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且,我们会很大程度上相信这些“理论”,并且受到深远的影响,因为我们生活的环境中四处充斥着这样的理论。
但是,这本书里明确指出,心理学的理论必须是可证伪的。如果不能证伪,则并不是科学范畴的“理论”。科学领域里的“理论”和大众口中广为流传的“理论”是有本质区别的。
什么叫可证伪?
举个例子:当你使用某样产品后,你觉得你变白了,于是你宣称,这个产品具有美白功能。
可是,变白,是一种感觉,还是一种事实?你通过什么来判断自己真的变白了?有没有具体可测量的标准?
如果你说,不光我自己感觉变白了,我周围的朋友也都说我变白了,可是朋友们是在什么场景下说出的这番话?是主动夸奖还是被动回答的?对方和你之间是否存在利益关系?
假如,你自己真的变白了,是否一定是因为这个产品的功效?如果这个产品作用于其它人,在对方其它环境和条件都不变的情况下,使用这个产品,是否真的会产生变白的效果?
所以,如果真的要证明这个产品具有美白效果,一定需要多次重复的实验,要针对不同的人群,要排除其他各种影响因素,包括时间的,地点的,情绪的,饮食的等等,要有缜密的记录,要有明确的结果对比,要有使用后美白效果的持续观测,以测试其在多长时间内发挥功效等等。
可证伪性,指的是,这个宣称能“美白”的产品要明确地界定不会出现下面的情况:如皮肤过敏,皮肤发黄,发黑,发红,皮肤没有变白等各种情况,一旦出现以上情况,则证明这个产品的“美白效果”是假的。
现实中我们常常见到的情况是,各类厂商宣称产品具有各种神奇功效,能给消费者带来什么好处,唯独不会告知使用该产品不会出现什么状况,而一旦该产品真的出现了与前期宣导的产品功效不一致的时候,销售者往往会以消费者个体的差异,使用方法的不当等各种理由推脱责任。
同理,回到现实中,在我们耳熟能详的世俗智慧中,假如按星座的划分,你属于“射手座”,当有人宣称“射手座的人都比较花心”;或你属于“处女座”,有人说“处女座的人都特别注重细节”,你会是什么反应?
当你想要去辩解“凭什么说射手座的人花心,我就不花心啊”;当你深有同感地说“很有道理,难怪我这么关注细节,原来是因为我是处女座啊”;恭喜你,你已经对“星座论”深信不疑了。事实是,人是复杂的,每个人身上都有一些特质,这些特质可能会在某些场景下触发,不是贴一个简单的星座标签就能代表的。
了解了心理学的可证伪性,知道了什么是伪心理学,再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我们忽略了的观点在影响我们?当我们吃透这些理念,再回到现实生活中,会不会有一种醍醐灌顶的领悟呢?当然,“醍醐灌顶”可能也只是一种感觉,甚至是一种错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