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口秀大会第四季正在热播中,作为忠实粉丝的我每一期都提前守候在屏幕前等更新。
我忽然发现这些脱口秀演员们,基本上都是半路出家,男演员们从程序员转过来的比例似乎尤其高。
李诞出的一本书《李诞脱口秀工作手册》里边写到:
笑果是“独大但弱”的一家公司,里面的很多岗位,诸如脱口秀编剧,脱口秀导演等,很难从其他公司去找到人才直接使用。
包括从整个行业发展来看,国内的脱口秀行业确实只是在起步阶段而已。
如果说按照常规的职业发展规划的思路,尚且不成熟的职业和行业,是很难进入人们的眼中成为目标职业的,毕竟风险太大了。
所以今天我就想聊聊,从脱口秀演员们的经历出发,分析一下我们究竟可以怎么做,能够更好地去发现自己喜欢做什么、擅长做什么、并以此作为中长期阶段的职业选择。
本文关键词:
(1)脱口秀—转行
(2)自我—职业身份
(3)实践论—理性认识—感性认识
(4)策略—人脉—榜样
01
脱口秀演员们
杭州有一家书店,里面有一家精酿小酒馆,就开在书店一楼。
书店里的酒馆,毫无意外地,也充满了文艺的气息,连啤酒的名字和数量,都蕴含着知识分子的韵味。
我恰好是里面的会员。
某一天,我们会员群里收到了一个通知,在小酒馆里面即将有一场脱口秀开放麦,席位优先给会员。
喜欢脱口秀的我,毫不犹豫地报名了。
那一天人特别多,尽管当时疫情还有小小的起伏,小酒馆里仍然挤满了戴口罩的观众。
在演员们一个一个上台表演的过程中,我发现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也都是凭着兴趣爱好来参与的。
为什么讲“也都是”呢?
主要是看了四年的脱口秀大会,知道了那些演员们,有很多人在最开始,也并不是全职脱口秀演员。
在杨笠的“普却信”段子还没出圈的时候,我就留意到,某一期她说她在讲脱口秀之前,曾经一年换一份工作,而且每一份都不一样。
在呼兰表演时喘气声还很大的时候,他其实还不是笑果的员工,是一名高学历的程序员。是在一次次线下开放麦中、线上脱口秀大会的角逐中,终于成为了全职脱口秀演员。
庞博在一个节目中自曝成为脱口秀演员是一场意外,是太太带去看了一场演出,觉得脱口秀的门槛很低,只要会说话就行了,于是便有了后面这些故事。
所以在这个职业群体中,就可以总结出很有趣的一个现象:
他们的职业目标,都不是预先规划出来的,而是实践出来的,有些还并非刻意实践,而是意外。
这个现象不仅有趣,而且很有借鉴意义。
它呈现出了一种被人忽视的规律:
职业发展道路并不全是预先规划的,也不全是呈线性发展的。而是包含了很多可能性、不确定性和未知性。
02
寻找新的职业身份
关于职业身份有一种与众不同的定义,我们并不是只有一种自我,而是有很多个。
斯坦福大学认知心理学家黑兹尔·马库斯的研究表示,这种“可能的自我”模式表明:
在精神上和内心里,我们能够扮演各种角色,有的角色是我们梦寐以求的,有的是我们认为应该扮演的,有的则是我们不愿扮演的。
这个研究很有意思。
如果说不同的职业身份构成了我们总体的自我的话,那我们这一生的职业生涯,更换的不同的职业,其实就是在努力呈现自我,努力去靠近理想中的、多个维度的自我。
从这个角度看的话,兴趣、人格测评下的职业建议,可能在某种程度上会限制我们的想象力和职业的可能性。
这大概也是很多人拿到报告,发现自己竟然在不同时期测评结果不一样感到困惑甚至恐慌的原因——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心里就认为“自己”就该稳定才是,变来变去就无法了解自己了,也无法规划了。
因而从这样的情绪中,我们可以发现人们陷入了两个偏见中:
其一:职业生涯的发展是线性的、符合测评结果的,这样才可以被自己所预见、可预见才会带来掌控感。
其二:相信自己成年以后的人格和兴趣是稳定的,所以下意识忽视生活中自己有兴奋感有兴趣的东西,并且从不考虑把它们纳入职业的可能性中。
这里得插一句,我经常和我的朋友包括客户说,做了测评,做了解读以后,你得适当忘掉这个报告。
在我看来,所有报告里的建议,都带有一定程度的束缚。
诚然,报告中不乏精准的描述和可靠的建议,但是一定要记住,他们中的职业建议,都是来自于已有的、成熟的职业,如果按照那个框架去实践,很多新兴职业你都会看不见。
相比于报告的建议,我鼓励他们,去相信自己的感受和总结,让测评成为自己生涯的预言家,我更愿意让自己成为实干家。
那么,职业身份的改变,和自我重塑的过程,有怎样的关系呢?
埃米尼亚·伊瓦拉博士(《转行》作者)在研究中就发现,人们基本上要花费3年左右的时间才能真正转行成功。
3年,并不一定从辞职那一刻开始,而是在在职期间,动了想要更换职业的念头开始,通过过程中一系列的探索、实践、排除、最终安定下来的大约所需时间。
因而,如果说一个人,想要在辞职换职业的节点上,企图通过一个测评和指导,立马就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能够做什么并且是较长时间可以做下去的——可以说是一种妄想。
他们既没有通过实践去检验这个可能的职业是否适合自己,或许也没有做好充足的转型准备,仅依靠脑子里的理性分析而想把这个职业确定下来。
这么做不仅可能方向错误,极有可能失败。
03
理性与感性
转行容易失败的很大一个原因是在于,没有为“新的自我”、“新的职业身份”做好充分准备,在遭遇了失败之后就又回到原来旧的职业身份上去——这个最安全、却最可能重新陷入痛苦的境地。
我在2021年8月份就经历了这样的一个阶段,可谓是一个失败的典范。
在我自由职业1年多以后,尽管方向一直没有变过、而且处在逐渐清晰的阶段,但是我内心感到十分焦虑。深深感受到单打独斗的艰难。
于是在七八月份我重新更新了简历,想着要么把咨询的工作当成副业,重新做回人力资源,而且在职场里可以积累更多的经验和人脉。
但是,在我拿到了一个薪资、工作内容、上级领导等都还比较满意的offer后,一直到入职前这几天,我内心一直很不安宁,我始终怀疑这个选择是否正确。
在入职那一天我后悔了,给对接的HR发了消息,编了个理由拒绝了。(实际上那天早上我已经准备好了资料、也画好了妆出门了)
当我回顾这个经历的时候,我深深感到庆幸,庆幸没有掉落到过去的旧有的职业身份中去。
这个失败的经历,之所以发生,也是前期准备不足造成的——这是必然会发生的。
前面提到转行的成功大约需要经历3年时间,这3年是实践、排除、确认和准备的过程。
但是我并没有在在职期间做这个准备,也没有验证我想要追求的方向是否真的符合我、也没有梳理我手中有多少资本积累。
在职期间没有准备好,那么这个必须要做的事情就会往后移,等于是在辞职以后没有稳定的收入情况下,仍然要去做那么多的探索。
然而我又是幸运的,幸运的地方是在于,这个方向是适合我的。
也就是说,到目前为止,我喜欢这个新的职业身份、也积累起来了资本、人脉等,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前进。
但其实这个风险完全可以避免。
我们来回顾一下《毛选》中实践论篇章里的内容,我认为这部分描述非常适合我们职场人士对于自己理想职业、理想自我、理想身份的探索过程。
”认识的过程,第一步,是开始接触外界事情,属于感觉的阶段。
第二步,是综合感觉的材料加以整理和改造,属于概念、判断和推理的阶段。
只有感觉的材料十分丰富(不是零碎不全)和合于实际(不是错觉),才能根据这样的材料造出正确的概念和理论来。“
两个要点必须说明。
第一个,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的问题……理性的东西所以靠得住,正式由于它来源于感性,否则理性的东西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木之本,而知识主观自生的靠不住的东西。
第二个,认识有待于深化……要完整地反映整个事物,就必须经过思考作用,将丰富的感觉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这里指的感性认识,就是来自经验,切身参与、深度体验过的经验。
如果把这段理论放到我们转行这件事情上来,也是完全一样。
如果一个职业人士想要转行,是基于测评工具的指引,再加上过去积累的各种信息:互联网上的、朋友告知的、同事分享的等等,就做出转行的决定,那无疑就犯了这个错误。
决策的依据只有理性认识,没有感性认识。
同样的,也有一些人可能有感性的认识,但是仍然认为没有把握,不敢去做,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这个感性认识过于粗糙。
走马观花似的参与了实践,非常主观的、片面的去看待事情,无法认识到事物的本质。
可能表面上来看经验丰富,实际上却是绣花枕头一草包。
04
转行的非传统策略
回到一开始说的脱口秀演员身上。
我很喜欢的一名演员:赵晓卉,也是汽车公司的员工,脱口秀只是她的‘兼职“或者”爱好“而已,尽管她也倾注了大量的时间精力。
而我在小酒馆听的那一场脱口秀开放麦,有纹身师,也有银行柜员。
他们可能都对脱口秀这件事感兴趣,所以就先去做了试试看。
脱口秀这个职业到底要不要去选择,能不能坚持做下去,它背后代表的自己身份的转变、对自我的认知转变,包括这个职业于自己而言有什么样的价值和意义,都是需要在一次次的表演中去感受、去总结思考的。
引用下埃米尼亚·伊瓦拉博士梳理的9种非传统策略,我相信对我们很多人都会有所启发:
【1】先行动,再回顾
只通过内省发现不了真正的自己。你必须行动起来找到你新的思维和存在方式。
【2】别拿自己太当真
不要再寻找你真正的自我了。把重点放在你想尝试发现的那些多种可能的自己上。
【3】和矛盾共处
给自己一个过渡期,在坚持和放弃中转换。与矛盾共处比下一个不成熟的决定要强。
【4】积少成多,不要一次到位
抵制住“下一个重大的决定,一次性改变所有的事情”的诱惑。运用小步快跑的策略,让每一个小小的胜利积累起来。
【5】实验新角色
挖掘一些能帮你感受到新的工作内容和方式的项目。把它们当作业余活动或者平行的工作,从而能忍住实验而不用承诺什么。
【6】找到你想成为的那种人
找到你想成为的那种人和能为你的转换提供帮助的人。但别指望在你现有的社交圈里找到他们
【7】不要坐等灾难来临
不要等到真心线路的灾难时刻到来,运用日常发生的事情去发现你所经历的转变的意义。
【8】退一步,但别太久
如果前进受阻,不能深入思考时,花点时间从焦躁的状态中撤出来,想想你为何、如何改变
【9】抓住机会
改变瞬间发生,而后又是新的开始。我们对大的变化有时候准备得比较好,有时候却没有准备。
这9条策略,其实最需要花大力气和精力去做的,我认为是拓展新的人脉圈子,从中找到可以帮助自己转行的人,在新的圈子里去抓住机会实验、总结。
身边熟悉的圈子包括亲人,大多希望自己维持现有工作——尤其是在待遇、职位都还不错的情况下,他们不愿意你承受经济上的风险和失败的可能性,这种不愿意探索可能性的言语,会极大消耗你的能量。
而新的圈子,会给你能量上更多的滋补。
参考资料:
埃米尼亚·伊瓦拉《转行》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