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断续续花了两周时间读完了这本书,焦虑值减少百分之一;
作者从很多个方面分析了专才和通才两类人群的发展路线;
在友好型学习环境下(比如体育运动,围棋等有清晰的即时性反馈类领域),专才的【赢在起跑线】以及【一万小时定律】没有问题;
在非友好型学习环境下,尤其是涉及创意类的任务时,通才有时更占优势,因为通才避免了刺猬的狭隘视角,能够在不同领域间搭起桥梁,给出一些创新式的独特观点;
但不可否认的是,社会发展越快,培养【专才】的趋势愈来愈强烈,因为现代商业社会追求的是效率(为什么人一味的追求效率?为什么【高效率】是一个褒义词?
1:是害怕我们一旦低效,就会被机器取代吗?
2:是资本主义催生的分工制度让人不可避免的走向了超高专业化?有没有返回到上一阶段的可能性呢?
3:专才对应的标签似乎是【精通】【完美主义】,通才对应的标签似乎是【马马虎虎】【一知半解】
4:是因为专才在表面上看起来是一条相对简单的道路?而且近些年出现了很多尽早开始专业化的代言人(比如欧阳娜娜,虎妈等,很多从小开始在垂直领域培养,后来成为了顶级大师;大众媒体肯定更偏爱这样的故事,因为这些故事的发展看起来就像是从A点到B点的有序移动,这样的概念当然吸引人,因为这是一剂简单直接的处方,不确定性很低,效率很高。说到底,谁不喜欢 “赢在起跑线〞呢?
而那些通才的故事看起来混乱无逻辑,对于其他人来说好像没有可以直接复制的参考经验,受关注程度自然也就不如专才的创奇故事;或许人类的本能就是想要一个easy answer,本能地想要避开那些复杂但重要的东西;
另外,探索不同的领域,做各种不同的实验意味着你将面临更多的挫折和失败。在同一领域中,遇到的问题大多是类似或者重复的,总有一些能取得进展或者直接攻克它,但在不同领域中探索,面对的可能出现的挑战也更多样化,失败的次数也可能更多,这就需要有强大的内心力量,以及需要对失败保持真正宽容的态度;
——————————————————————————————————————
那么为什么在本书中,作者更推崇【通才】的发展路线呢?
因为:
1:在现代商业社会中,学习环境越来越模糊,没有标准化的课本供我们学习,专才的学习方式不再适用;而且人类的创意扮演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或许这也是我们和机器的区别)
2:通才有自己【广度】的优势,在他们进入一个新的领域时,会有一种动力,提出“在这一领域工作的人从来不屑于问的问题”。杰姆的星期五晚上就像史密斯的星期六早晨一样;他们都用这种自由而广记的探索来平衡工作日的那些标准操作。(我也应该用这种方式来平衡自己的boredom或者说是被限制得很困顿的头脑);要注意不能限制自己的探索。
3:孤立地看待大拼图中的小块,不管这些小块有多清晰,都不足以应付人类面临的最大挑战。我们早就知道热力学原理,但是却无法预测森林火灾的走向。我们也知道细胞如何工作,但是也预测不了由细胞组成的人类会写出怎样的诗篇。仅仅从青蛙视角观察狭隘的个人部分是不够的。
各种不同的调查数据都显示出,对于很多领域的杰出人物来说,早期的广泛涉猎和较晚开始的专业化才是最常见的。成为顶级音乐家,顶级运动员或者是优秀职业经理人的道路多到难以置信,但早早开始过度专业化训练对于技能发展并非必要;
精神的广泛漫游其实是一种竞争优势,我们不应该以效率的名义把精神漫游斩草除根。
专业化本身没有任何错误。专家,学者,职场人都在做深入研究,只不过专业化的程度和内容有所不同。但是在日益需要超专业化的系统中,如何能够把握并培养广度、多样化经验和跨学科探索的力量,以及在弄清楚自己是谁之前先决定自己应该成为怎样的人,这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重要问题,而不是看到身边的人都在向【专才】的方向努力,自己也就不经思考的成为其中一员;
即便是现在,资本主义正在努力创造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专业化,但广度的灯塔依然存在。历史学家阿诺德.汤因比说:没有工具是万能的,没有一把万能钥匙能打开所有的门。〞有人正在以这句话为信条而努力着。他们不是紧抓一件工具不放而是想办法收集并保护着整个工具库;在赢在起跑线”的狂热风潮之下,这样的保护愈发稀少。
所以,做你自己的人生实验吧,探索深度和广度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