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了两周看完《曾国藩传》,在阅读的过程中,无数次地被感动着。我想曾国藩之所以达到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的境界,其中少不了他的“挺”经,即具有超强的定力,绝不向困难低头,同时也感动与他对好友的真情,对至亲的关爱。
湘军创立初期,太平军定都南京,挥军南下。咸丰帝因没有军力可派,多次下令要求曾国藩出兵抵抗太平军,但曾国藩都公然违抗圣旨,认为部队操练时间尚短,作战技能还半生不熟,购买的大炮还没有送到,如果贸然出军,那肯定是以卵击石。他连夜写信劝说自己的好友和座师均以守城为主,就算被降级、革职处理,也不可主动出战。好友和老师的回信纷纷说道,每个人报国方式不同,自己不能不主动作战,你应与大局为重,等待时机,切不可为了援助他们,贸然出兵。他顿时泪如雨下,不久便传来他们战死沙场的消息。
和胡林翼的友谊也可谓是人际交往的典范,从最开始的互有成见、不相往来,到后面的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砥砺以及相互敬佩,感动无数人。得知胡林翼病逝,曾国藩痛苦不已,彻夜难眠,“惘惘若有所失”。胡林翼终生对曾国藩尊重有加,曾国藩则说,胡氏一死,“从此共事之人,无极合心者矣!”多年以后,位重势隆的曾国藩追忆当年,不免感慨万千,说“事事相顾,彼此一家”!
与太平天国最后的战役,雨花台大战持续46天,而这46天是战役主帅弟弟曾国荃一生最凶险的日子,也是曾国藩人生最焦灼的46天。既担心至亲的安危,也因为与属下的恩恩怨怨而愤懑。自己一手提拔起来的沈葆桢,却在关键时候截留军饷,造成南京迟迟不能攻下,至亲命悬一线。
一次次生离死别,一次次捉襟见肘,让我看到了一个铁血硬汉最揉软的内心世界,也让我真切感受到了一个有情有义的大清朝领航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