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说吧,又好看又努力的人总是生活的很精彩,更容易得到全部”
这段颇有意味的文字摘自一本书,书名叫做《按自己的意愿过一生》。初读这本书就被书里的勇猛精进的观点吸引,读到能引起灵魂震颤共鸣的字段以至于手舞足蹈的跳起来。自此开阅始读作者的每一本书,并极有兴趣去了解作者这个人,是什么样的人能写出这么多勇猛澎湃能引起灵魂震颤的句子?
例如:“要么读书,要么锻炼,身体和灵魂至少有一个在路上”。
当我在微博上搜到了这个叫潇洒姐的本人照片时,不禁感叹,能清爽到如此令人眼前一亮的女子,不难写出那样动人心魄的句子,因为她就是活脱脱潇洒本人啊!眼神里和身体里所呈现出来的满是自律精进的状态。身材娇小健美,清爽干练,气质脱俗,睿智博闻,见识深远。真的是举尽一切词汇来形容眼前这个女子,数十年如一日自律+见识广阔,她终成她想成为的样子。自此,我心中有了一个范本,也希望自己从现在开始抛弃疑念,努力做好一件事:按自己的意愿过一生,这是一个誓言!
“时间用到哪里,是看的见的”
当代社会呈浮躁虚荣之气,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北上广开始不相信眼泪,越来越欧年轻人甚至大学还未毕业就要开始呈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赚钱之势,怕晚一步上帝的垂怜该没了,快到手的面包要没了。“快”和“热”成了这个社会主旋律,尤其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大城市,竞争所带来的争先恐后、无所不用其极极大的吞噬人的心灵,我们不知道争抢是为了什么?丧失尊严理性是为了什么?即使争抢到手了,得到了,却终不知结果是为了什么?丢了身体,丢了健康,丢了父母,丢了朋友。一切一切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得到的那一时的快感,而之后便是夜晚望着夜色霓虹独自一个人的孤冷。而晨光升起,大家又恢复了原状,继续的不顾一切。
而我也曾是这茫然大军中的一员,终日加班为伴,游走于各行各业人之群之中,有时候一整天下来不知道自己在瞎忙啥,又获得了什么?如果单纯为了面包,那面包其实早就已经有了。如果心内不甘心,是不是还有什么在蠢蠢欲动,你需要清醒判断并且理智的把它揪出来:他叫理想
“所谓趁早,就是先行,争取未果,再行补救”
时光岁月匆匆,此生再无重来机会。如果,你觉得自己离梦想渐行渐远,那么最快也是最有效的一则路径便是:从现在开始,即刻更改路线。不是过去,不是将来,对!最快的路径便是:Now ,现在!
我们总是在不知所措中摸索前行,没有人是先知,更没有人永远不会犯错,而一个接连一个的决策失误毁不了我们,持续积累总是会形成你的独特,会形成你某个节点的悄然绽放。而这一切的前提是趁早,趁早改变,趁早决定,趁早犯错,趁早补救,趁早实现!
“世界上只有两件事,投入和产出一定成正比的。那就是读书和锻炼”
投资领域有个词叫固定收益,当代人在投资未来时,越来越注重规避风险可能性,可是风险又怎么可能完全规避呢?完全的投入和产出形成正比在任何时代都不可能轻而易举实现,可是“读书和锻炼”除外。
我们一直对“读书”有个误解,认为那是上学时才应具备的技能,上学时候的读书带有一定目的性,为了应付考试、升学、课业等等。因为被迫读书,很多人会认为读书是一件极苦的事。好不容易工作了脱离了学校环境了,好多人就彻底告别读书了。对很多人而言:不读书等于脱离牢狱,等于灵魂解脱。在手机资讯信息快速发展的今天,他们宁可去浏览碎片化的信息,也不会选择安安静静坐下来,泡壶茶,翻两页书,体会那种难得的悠闲和体味书中所带来的灵魂释然。
有人不解,既然读书可以带了正的投入产出,为什么我读过的书却没什么印象,也未体会到诸多美好?别急,你读过的书就像小时候吃过的饭喝过的汤,你可能短时间内看不到体内变化,但是你因为吃饭喝汤而变得个子越来越高,身板越来越结实了不是么?换言之,书开始融入到你的身体里,成为你的身体一部分,他变成了你的思想、见识、视野和内涵。
身体没有用好的人,是没有资格谈灵魂的。如果可以容许垃圾食品,熬夜,外卖,乱掉的作息侵蚀着我们的身体,那么你现在的一切奋斗都是毫无意义的。伴随着疾病袭来,身材走样,你依然还能隐忍并当成理所当然,人之常情,那么你所有许下的愿望都不会实现的。
没有人愿意透过你邋遢,身材走样的外表从而饶有兴趣的了解你的内心,世界对美好的定义都是骨骼清奇、线条优美、坚韧有力。而不是油头诟面、大腹便便、东倒西歪。我们不得不承认外表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决定了你的命运,这是一个很残酷的现实。
而健康美好的前提是自律,是持续不断的勇猛精进,是周而复始的心灵斗争,是与一切罪恶的生死之战。而最行之有效的方法便是锻炼,持续不断的锻炼,秉持着自律,磨炼身心。总有一天,身体会告诉你,一切都值得!
提升有时候会很痛苦,可这一切却是为了减少更深远的痛苦,譬如:当你老了,是不是会悔恨今日你未对改变做出的决定呢
不用眼巴巴望穿秋水的羡慕了,立马成为那个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