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节,中国传统节日之一,通常在农历十二月初八,在古代称为“腊日”。
古人意,岁终之月称“腊”,“腊”字的意义是“接”,寓意着新旧交替。民间有一句俗语:“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节被视为春节的序幕,预示新的一年即将到来。
腊月初八吃腊八粥,最初受到佛教影响,而后演变成大家万户的习俗,从宋朝起就有“腊八粥”一名记载于书上。
腊八粥的主要原料包括糯米、小米、红枣、红豆、莲子、薏米、花生、桂圆等多样食材,煮成粥后甜而不腻,寓意着团圆和祈福。人们相信腊八粥有温暖身体、健康长寿的功效。
甚至在过去,有的主人会为家里的鸡羊喂上几勺,花卉果树枝干上涂上几口,认为这样必能六畜兴旺、果实丰收,有话说到:“腊八粥,腊八饭,小鸡吃了就下蛋”。
古代,人们将腊八节作为一个特殊的祭祀时刻。他们通过祭祀田猎获取的禽兽,表达对祖先和神灵的敬意,同时祈求国泰民安、避灾迎祥。这种祭祀活动不仅是对传统信仰的体现,也反映了人们对于安宁和吉祥的美好期望。
腊八节诗词
腊八家家粥,家家浴佛天。
京华今故事,岁晚昔宾筵。
粲粲香粳白,油油法果鲜。
流匙人嚼雪,托钵我逃禅。
朋酒羔羊后,辛盘柏盏前。
月名留汉古,日记趁旬先。
灶火千门煖,山钟百道圆。
含饴重鼓腹,饱食接安眠。
《赋得腊八粥》 清 · 宋湘
这首《赋得腊八粥》,是由清朝诗人宋湘所著,文中写出了腊八节家家熬制腊八粥,合家欢睦的景象,其中“朋酒羔羊后”,更是体现出过去人们对于宴会相聚期间,有好友,有美酒,有肉才算得上荟萃一堂。
岁末之际,腊月初八寓意着新旧交替,守天下酒祝愿您在交替之际里看到新气象。同时,在节日之庆中尽情品味幸福的味道,共同等待新春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