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之前看过一段时间高晓松的视频,采访录,之后就越来越喜欢这个人了。
一是喜欢他的侃侃而谈,一是喜欢他的才华。
特别是在介绍欧洲的时候,仿佛是在说自家的后花园一样,地理,历史,人文,信手拈来。
一个行走过世界的人,一个有趣的人,当然,也是一个颇具争议的人。
我的总结就是,一个有趣的人。
从那以后,我自己就想着,以后交朋友,一定要交有趣的朋友,从此,你就打开了另一个大门,看到了另一个世界。
今天燥热,气温已经达到了38°了,稍微动一下,就浑身是汗。不过,跳绳的时候,还是把速干裤穿上了,没穿过速干衣之前,看人家穿,还老感觉人家是在装逼,可是自己穿过之后才发现,是自己太孤陋寡闻了,这个玩意儿太舒服了,即使浑身是汗,也不会产生磨裆的情况。
跑步的时候看到教授,还跟教授炫耀了一下。
我说:教授,您应该也穿这个速干衣,运动的时候不会磨裆。
他说:我的运动裤衩里面自带速干裤
我说:那还是您的高级
他说:我也是被磨裆过,后来穿了这种之后,才改善的。
我说:看来钱不是白花的。
他说:用这几天比较流行的话就是,没有一本书是白读的,没有一段路是白走的,没有一分钱是白花的。
我说:哈哈,我也看了他们的直播,确实颠覆了我们以往的印象,真是不错,给人感觉非常有趣,有料。我自己还想着呢,交朋友就得交这样的朋友,有意思。
他说:人家也是经过自己的努力,在默默无闻之后,才厚积薄发的。
我说:这样的朋友才好玩
他说:我们交朋友,交的是什么?
其实就是我们学习的对象,不是交的借钱的对象。
我们学习他们的思维模式,做事风格以及日常接触了解到的一些信息片段。
无它。
我说:看他们直播了几次,应该也是天赋型的选手,有时候还真是羡慕那些有天赋的人。
他说:你羡慕啥,你也有天赋,只是你自己不知道而已。
我说:我的天赋?眼看着快要走到人生的一半了,等我再发掘,黄花菜都凉了。
他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天赋”,只是部分人没有机会去探索。
因为探索需要一个基座,这个基座就是不要为生活所迫
比如大学和刚开始工作前几年可以尽量去探索,不要过多考虑收入。
这也是家长奋斗的目标之一,就是为孩子创造探索的可能性。
我说:那就是我们这一代人没机会展现天赋了,只能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他们才有机会发现自己的天赋了。
他说:是这样的,要么就说大家族出来的孩子,有才华。
我说:就像高晓松
他说:是的,高晓松背后也是一个大家族,衣食无忧,所以他才有机会去干自己想干的事情,才有机会成为现在的自己。
我说:也是需要几代人的努力,才能形成这样的家庭环境。
他说:那是当然啊,三代有钱才能出贵族,这话是有道理的。
我说:您说,要是想成为一个有趣,有料,有底蕴的人,这样的家庭环境是必要条件吗?
他说:不能说是必要条件,但确实是很重要的条件。有趣,有料,最起码你得走过大江南北吧,你得有足够的见识吧,你得读过足够多的书吧,你得见过足够多的人吧,这哪一条不是钱作为基础的?
我说:看来现实生活中碰到这样的人,还真得找机会跟他结交呢。
他说:同频相吸引,你首先得变得优秀才行。
我说:不是说只有异性相吸吗?
他说:你这就想的太肤浅了,异性相吸,说的只是生理上的。真正灵魂上的相吸,其实是内在的,突破性别的-----惺惺相惜。
我说:要是既有灵魂上的相吸,又有性别上的相吸,不就是红颜知己了?
他说:你说的,有道理。
我说:有机会一定要亲自去见见高晓松去,当面跟他聊聊。
他说:好的,批准了.
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