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最近在读厦门大学公共传播领域的专家邹振东的书——《弱传播》,深感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舆论发酵和传播是一个极其神奇的事物,看似有规律可循,但每次都走向不同轨迹,看得人直呼过瘾。
我就在想,年轻人的每一次过年回家,一大家子人坐在一起聊天,都是一个小型的舆论场,对个人而言,都是一次舆情公关危机。既要能通过亲戚好友的轮番考察问讯,又要在不经意间展现出自己过人的经济实力和社会地位,如果再能顺势连拉带打鞭策鼓励一下隔壁邻居家的小孩,那是再好不过的了。
2
初级段位
初级段位的人,好要面子,又抹不开面子,自尊心极强,但表达能力很弱,脑子时不时陷入宕机状态,极易被牵制方向。被人拿捏而不自知,被人讥讽却无能狂怒,连气都撒不出来。特别是像那种常年在外地搬砖,一回家从普通话语境换到家乡方言语境,工作时面对两三百人的滔滔不绝,换到一群街坊邻居、阿姨婶婶面前也只剩下吃瘪装憨嘿嘿笑,连一句完整的方言长难句都输出不了。遇到这种社会局,秒变 i 人,悄悄坐在角落里看似沉浸在手机的世界里,但却小心关注着聊天中的每一句话,生怕话题的中心聚焦到自己。实在对付不过去,只能为自己戴上一副看似不耐烦的面具把内心保护起来,用嗯嗯、对对、差不多吧、就那样嘛的话术草草回答婶婶的疑问。
“你看这孩子,在外面待的话都少了。”是她们这次舆情公关危机的最好结局,稍有不慎,情绪上头、面子撕破、顶撞长辈都是极易发生的事故,给过年的祥和氛围增添一抹不和谐的色彩,给自己争得一个不懂事的名头和受挫的内心。一次危机造成的影响要用好几年的时间去治愈和抚平,这个时候她自己内心的伤害,早已不值一提了。
3
中级段位
中级段位的人,脸皮厚血条长,靠着插科打诨能和阿姨婶婶聊得有来有往,人堆里时不时发出婶婶开心的笑声。但依然占不到一丝便宜,往往几个小时聊下来,还得回到自己房间默默疗伤,显然被婶婶们在不经意间捅到了痛处。
要不是小时候班里成绩最差的小明开上了大奔,你排名靠前没出前三却还骑电瓶车;
那就是高考落榜的阿强月入过万,你上了 211 红极一时结果工资一问到手 3000;
要不是打小你喜欢的小红怀了二胎,老公是镇上有名的矿主,你跑那么远拼了七八年对象在哪?
那就是原来老找茬揍你的大黄,现在给父母盖了个三层小洋楼,你入职世界 500 强爸妈还在爬步梯楼……
总之,明枪易躲,暗箭难防。你靠着厚脸皮苦苦支撑,聊完半响才砸吧出嘴有点苦,品了半天好像在内涵自己。
4
高级段位
高段位的人,通过我多年的吃瘪经验,总结出共有两种人。
一种是阳春白雪型,她们本身极其优秀,从小是邻居家的孩子,逢年过节春风拂面,朝露若颜,从未吃亏,长大以后虽然优势不在,但却也有绝招。她们擅长将阿姨婶婶拉入自己的根据地,开口就是普通话,回应关爱就是温柔贤淑,喃喃细语,让人如沐春风,回怼讥讽就是据理力争,引经据典,普通话的阵地里,无理也能输出三分钟,毕竟平日里在心中问候老板的话也没少操练。阿姨婶婶在普通话的修罗场里未经历练,一开口方言立马显得土了吧唧掉了档次,情境之下不得已又被带入进小时候的角色,只能草草夸了息事。
一种是下里巴人型,她们纵横捭阖,远交近攻,必定是家乡方言的集大成者,擅长使用各类歇后语和方言典故,通过极其艺术的语言话术,在阿姨婶婶中游刃有余,百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万箭齐发也能辗转腾挪轻柔躲过。再有甚者,可以在密集的聊天语言中找到漏洞,通过各种拉踩成功引起婶婶内部矛盾,转移火力,于无声处听惊雷,觅得婶婶内心深处的伤口,借刀杀人,用一句看似轻柔又暖心的关怀,激起婶婶平静的内心,让她瞬间情绪上头。
譬如“婶,今年烫的头咋不是流行款,我叔没发年终奖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