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士德》是德国作家歌德创作的一部长达12111行的诗句,第一部出版于1808年,共25场,不分募,第二部共27场分五幕,全剧没有,首尾连贯的情节,而是以浮士德思想的发展变化为线索,以德国民间传说为题材,以文艺复兴以来的德国和欧洲社会为背景,写一个新兴资产阶级先进知识分子不满现实,竭力探索人生意义和社会理想的生活道路,是一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结合的十分完好的诗剧。
《浮士德》以一个人类普遍关注的问题,人类对自身的迷惘为启,而这种深省多是人至重重暮年时所发,深思的结果也只能是对生命的无奈,所以这种自然贴近生活,关于你我的问题,让读者也将自己的生命融入一起来思考,共同来关注,发现问题,寻求启发。人的一生,涵盖了许多,回过头来想想,确有寥寥。理想中的我与现实中的我达成协调一致,应该是人类追求的目标,而理想的我越飞越高,让另一个我不停地追赶,永远不满足,似乎也永远不会达到理想中的我,人们正是这种不断的执着的追求中认识自己生命在哲学意义上的长短,应该是由这种追求所带来的值决定。生命的意义在于实现理想证实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