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在任何时候,当你问候一个人工作,或者生活近况,他总会说“很忙”。“忙”,仿佛成为现代人的一种标配,再也没有古人那种“悠然见南山”的自在闲得了。
有时候,我在想,如果古人也如现代人所说的“忙”,他们还能那么诗情画意吗?还能对酒当歌、借月借山借水借草借花来直抒胸臆吗?答案不得而知。但是,我们怎么知道他们当时就不忙呢,或许他们要忙得多啊。
白居易、苏轼、辛弃疾、陆游等,这些为国家为百姓尽心尽力的人,怎么又可能闲到哪里去呢?他们能够吟诗作对,写出千古名篇,难道不是忙里偷闲的结果吗?
看着现代的人,忙忙碌碌,东奔西走,甚至连正经吃顿饭的时间都没有,有时候很怀疑这个时代。试问,真的有那么忙吗?当然,这是不能否认的,确实有的人忙得不可开交。可是,是不是应该想想,忙完之后呢?
忙完之后,是呼呼大睡,还是肆意地放纵?这应该是现代人最常见的两种处理方式吧。反正,很少看到,能够触景生情、吟诗作对的人;很少看到,与月亮说话、跟星星谈心的人;很少看到,一张书桌、一盏台灯和一本好书而孜孜不倦的人。
忙完之后,第二天接着忙,周而复始,一年到头。生活就这样被岁月催着走,完全变成了一台机器,那么地单调乏味。问他过得怎么样,他还要想半天,然后吐出两个违心的字“还好”。
一说到“忙”,要么就说“忙得要死”,要么就说“忙得跟狗一样”,就再也没有什么新词了。这就是忙完之后,不去思考的结果。
如果忙完之后,能够在夜深人静之时,不被那阵孤独所中伤,而是好好想想一天来的得与失,思考人生的苦与乐,听听草丛里的虫鸣,望望那暗蓝暗蓝的夜空,看看远处那明亮的街灯,内心将会一片春暖徜徉,第二天将会阳光灿烂。
光顾着忙,而忘记思考,耽误生活,那是得不偿失的,也是不利于人生胜利的。人活着是为了什么呢,难道就为“忙”字郁郁而终吗?在自己奄奄一息那一刻,还不忘自己要忙的事,这真的是生活的意义吗?
前段时间,自己也忙得晕头转向,头疼得像要爆炸,也算是体会了一番头脑爆炸的感觉。于是在朋友圈,写下了“灵魂敲打着窗/问我为什么让它去流浪/我说/没有时间思考/哪来灵魂的营养”。是的,我感觉,人要是忙得不去思考,也就没有灵魂了。
一个人还是要有灵魂,这样内心才会通畅,精神才会愉悦。一个只顾着忙的人,忙来忙去,工作并不见得有多起色,生活也没有了安祥。没有灵魂的人,是容易徒生烦恼的,因为他没有足够的力量来抵抗世俗的侵扰,没有足够的智慧去化解生活的困难。
忙是一种常态,但不要把忙当成生活的全部。如果把忙当成生活的全部,那忙完一天,唯一的收获除了“忙”,就只剩下疲惫了;那忙了一辈子,是不是又该后悔这后悔那了呢。
忙完之后,夜深人静躺在床上,盯着天花板,冥想一会儿也是有意义的。说不定,那天花板,成了你编织梦想的舞台。编着编着,就梦想成真了呢。
忙完之后,多出去走走。哪怕是披星戴月,感受一下夜的宁静,感受一下风的爽朗,感受一下那白月光……让大自然的一切,在你的每一寸肌肤留下痕迹,然后化成心的印记。让你的内心,慢慢地沉淀下来,那便是生活力量的集聚。
忙完之后,找一本好书,翻开那充满生命的文字,一遍遍去涤荡你的心灵,让内心不再浑浊,不再孤独,不再无助。用文字的营养,去涵养内心的成长,让灵魂变得玲珑而又通透,让精神变得矍铄而又高尚。让一排排隽永的文字,化成自己生命跳动的音符,悠然而又惬意,生活便有滋有味了。
别光顾着说“忙”,多想想生活的模样。忙完之后,让一天的惊喜在自己内心里徜徉,让一天的失意在灵魂深处找到最好的安放。谁不是奔波一生,而谁又是天生的生活家呢?一切都在于自己内心的掌控吧。
一个内心通灵的人,是能够掌控“忙”与“闲”的较量,绝对是不可能让“忙”占了上风。即使,逼不得已忙忙碌碌,他总要在其他时间找到内心的闲适,让自己的内心充满着力量。
看着大街上,人来人往,车流穿梭,人依然还在不停地忙碌着。别忘了,给自己那颗本就鲜红的心,除除尘,洒洒水,让它展露出本来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