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炎黄
1
中国已知成书年代最早的书是《周易》,不确定年代的有《尚书》《山海经》。《周易》出现之后,《连山》《归藏》便不见了,《尚书》出现后,《三坟》《五典》便不见了。传说《尚书》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后经孔子整理,定名《尚书》——马王堆出土文物证明孔子已将《书》称为《尚书》。今本《尚书》主要是西汉学者伏生口述整理的28篇,里面有《尧典》《舜典》,但却没有炎帝、黄帝、颛顼、帝喾的事迹。《周易》和《山海经》中也没有炎帝、黄帝、颛顼、帝喾的故事。
甲骨文出土不过百年,未见商朝典籍,夏朝典籍更无从说起。三皇五帝事迹作为口述历史,难免众说纷纷,莫衷一是。三皇的事更古老了,连司马迁都不敢考证;五帝之事,《尚书》中记有尧舜,《国语》中提到炎黄。
周朝始设史官,至于说夏、商就有史官令人不敢相信。有人甚至说仓颉就是黄帝的史官,但官员分掌事务的制度在舜帝时才出现,也不过二十二人。史官只不过记录本国本朝之事,关于更早历史的研究,仅从司马迁开始。是故,司马迁之后始有史书,《史记》是中国第一部史书。西汉刘歆所著《七略》和东汉班固所著《艺文志》,二者皆将史部之书附在《春秋》的后面,时史学尚附于经学。《隋书·经籍志》始采用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将史书独立出来。也就是从隋唐开始,专门研究历史的人才多起来。
但是后来史学家如何写通史,都不敢写到炎黄。司马迁都没搞清楚的事,还有谁能研究得清楚?虽然西汉出土了古本《尚书》,西晋出土了古本《竹书纪年》,但两本书竟然丢失,况且古本《尚书》和古本《竹书纪年》也不一定记载有炎黄之事。
2
《史记》开篇之作《五帝本纪》是司马谈、司马迁父子经过多方考证,最终成于司马迁之首的一篇巨制鸿篇,虽篇幅短小,却浓缩历史、穿越时空,且句句经得起推敲。一般,一本书的开篇之作,往往是作者最注重的。例如《左传》开篇主要讲解《春秋》经文“郑伯克段于鄢”,后来《古文观止》便将《左传》开篇《郑伯克段于鄢》选为首篇精彩古文。
司马迁写通史,欲“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不迄三皇,上迄五帝。然而整篇《五帝本纪》只有尧、舜的内容较多,主要是参考了《尚书》,颛顼、帝喾的事迹很少,黄帝的内容也不多,所幸提到了神农氏、炎帝。
司马迁修史的态度,是宁缺勿滥,故不敢采信《山海经》中的传说,更不敢采信民间的种种传说,甚至连《国语》中有关炎、黄二帝的说法也未引用。所以,黄帝的出生地就是一个谜,司马迁只说他“居轩辕之丘”。
司马迁在《五帝本纪》末尾的评论中说,他曾参考《尚书》《春秋》《论语》《国语》及亲身游历西、北、东、南走访长老听百家言,但是最终只将他认为是对的和可以肯定的记录下来,不敢肯定的就未作记叙。
然而,司马迁文中所记载的地名却未注明出处,两千年来,人们对发生在炎黄时期可能在汉代时司马迁还知晓的这些地名,至今争论不定。
司马迁最受人尊崇的就是他修史的态度或者说坚持的原则。反观后来中国各地州县志、野史甚至正史,乌七八糟的传说都收录其中,现今更有许多市、县将一些明显不符合科学、常识的传说申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且美其名曰“民间文学”。
3
司马迁说“百家言黄帝,其言不雅训”,盖因原始社会本就是一个比奴隶社会更残酷的社会。黄帝本纪主要写了两场战争,这就是黄帝一生的大事,丰功伟绩。
原始社会部落、种族之争斗,到商代、周代还在延续。如:周昭王伐南蛮死于汉水、周王朝一直与戎狄作战,商王武丁及妇好伐鬼方、帝辛征淮夷。不同种族之间,俘虏往往都被杀死或留作祭祀用的牺牲,甚至吃掉,如殷墟考古就发现两只锅里煮着人头。直到五胡乱华之时,少数胡人部落还有吃人的恶习。原始社会晚期最不美好,部落内部的公有制遭到破坏,有了家庭就有了私有财产,有了阶级的萌芽,而不同部落之间为抢夺生存空间战争不断。
炎黄之战、黄帝蚩尤之战都是为了抢夺生存空间,抢夺黄河中下游平原这块沃野。原始社会末期,人类已走向平原,有了龙山文化、牛河梁文化、良渚文化、石家河文化、三星堆文化等多个分散地域,但总体来说,龙山文化分布的河南河北山东山西是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推竺可桢推算,当时中原地区的温度比现在高两三摄氏度,如同现在的江南气候,而黄土高原的动物已经南迁及减少,长江中下游则湿热且有台风。
不管神农氏、炎帝、黄帝是发源于黄土高原东迁还是黄帝出生于中原,但蚩尤属东夷则是古今一致的认定。黄淮平原与长江中下游平原其实是连接的,现在的安徽省就是连接这两个平原的省份。那时从渤海到黄海、东海一带沿海居民都属东夷,其中沿淮河的叫淮夷、沿长江的叫江夷。
4
从司马迁的文中,我们知道神农氏“世衰”,炎帝“欲侵诸侯”。炎帝是一个人,是神农氏中一支部落的首领。例如,申国是姜氏之戎中的一支建立起来的国家。周宣王时,将其母舅姜诚由陕西宝鸡迁到河南南阳,让秦仲之子庄公接替姜诚做西陲大夫、抗击西戎——申国是个两面派、斡旋派。但周宣王仍在千亩之战中败于姜氏之戎,这说明姜氏之戎在申国南迁后仍很强大,不过没有犬戎强大了。
作为三皇之一的是神农氏而不是炎帝。炎帝也很强大,与黄帝干了三仗(有人认为这个三表示多数),黄帝才征服炎帝部落,这才有了炎黄合并。之所以将炎排在黄前,是因为炎帝是世族,黄帝是新兴之族。
依司马迁的说法,黄帝蚩尤之战发生在阪泉之战之后,如此才能擒杀蚩尤。因为蚩尤是异族,所以没有归降或赦免,想必一同被擒杀的人还很多,总之是将九夷赶跑了。
黄帝与炎帝战前,“教熊罴貔貅貙虎”;与蚩尤战前,“征师诸侯”。前者指中原各个部落,后者包括中原周边各个部落,如同武王伐纣时。因为黄帝只有战胜炎帝,才能成为天下共主,才能征师诸侯。
文中战炎帝前,称黄帝为轩辕;阪泉战后,称轩辕为黄帝。而在涿鹿之战后,“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代神农氏,是为黄帝”。注意,黄帝是代神农氏为天子,而不是代炎帝。
文中仅说黄帝“居轩辕之丘”“居于轩丘”“葬于桥山”“娶西陵之女”,未采取《国语》中“黄帝以姬水成”之说。关于姬水、姜水之说,见于《国语·晋语》,而因为晋人姓姬,这一说法并不可信。晋人把炎帝、黄帝的老家都说成在晋人的祖宗发源地,且黄帝与他们祖宗同姓,有攀亲的嫌疑。又如,周人说禹铸九鼎,夏传商再传周,今人多认为九鼎是周王朝(周公旦)所铸,假托大禹之名。商朝甲骨文中至今未找到九鼎的线索。
不管如何考证黄帝的出生地,总之是黄帝先占据中原,并在西边击败了炎帝,使黄土高原与黄河中下游平原部落、文明融合,之后又斩杀了东夷首领蚩尤,赶跑了东夷部落,直到夏朝时还有东夷首领后羿夺取了中原政权。传说中后羿射日的日,极可能就是夏的十个部落,商以玄鸟为图腾,三星堆文化以太阳为崇拜,夏的本义与日有关。
神农氏发源黄土高原,因气候问题向东、南发展,所以湖北境内有神农架,有牛首人身的神农人物崇拜,这应该是神农氏向南迁徙的另一分支,如炎帝向东迁徙遭遇黄帝一样。
黄河将陕西、山西分隔开来,山西、山东、河南、河北俱属中原,是龙山文化最典型的四省,五帝至夏商时最宜居之地。炎、黄合并后,中原文明与黄土高原文明融合,陕西也纳入中原文化圈及龙山文化圈。而在湖北,出现了屈家岭文化;在四川,出现了三星堆文化。因为气候的问题,石峁、良渚最终消亡了。而陶寺做为尧舜之都,随着大禹及夏朝的兴起也成了遗迹。
罪死人之子禹之所以能称大禹,在其功劳,超越了世代治水的共工氏。共工氏中的某位共工,不仅治不好水,还要与颛顼争帝位,争帝位不成还怒触不周山,人为制造出更大的洪水。中原虽气候宜居,但黄河及其支流是最大的不稳定因素,因此谁能治好洪水谁就能得天下民心。并非什么禅让、礼让,原始社会靠武力说话,不讲礼。李白的诗中有“尧幽囚,舜野死”之说,后来被《竹书纪年》证实。一切只因为,原始社会特别是原始社会晚期最不美好,随时可能死于非命,奴隶社会的奴隶因为其劳作价值得以幸存。
余长城2021.3.23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