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看卡片写作视频课的时候,老师讲到一句话,“写作从积累素材开始,先读后写”,让我印象很深刻。
这句话强调了素材积累的重要性,让我们不着急在还没有任何积累的时候,就去直接套用写作框架进行写作。
先阅读,进行积累,积累到自己非常想要写点什么,有感而发,迫不及待地写,会让我们的写作变得更加轻松。
如果要把写作框架比作做饭的锅,素材比作大米,没有米,只有锅,我们也是无法把饭做好。
这一点我深有体会。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比起积累素材,比起阅读,我会更加重视写作框架学习、练习,因为练好逻辑,不论是写文章,还是表达,做PPT什么的,逻辑是其中关键的一环。
但是只有写作框架,没有做好输入,素材的积累,导致我在进行写作的时候,时常觉得十分艰涩。
我想不到要表达什么观点,因为我没有进行阅读、学习,更没有进行知识实践后的体悟;
我想不到有什么素材和案例,可以更好地佐证我的观点,因为我没有进行素材收集、积累以及分析;
我想不到怎么才能让自己的文章更有信息密度,因为我自身对于知识、概念或思维的了解并不多,掏不出来更多有价值,有深度的信息;
这都是因为我没有重视阅读,没有重视素材的积累,以至于我即使使用了写作框架,也知道怎样写可以让文章更有逻辑性,但是却不能把文章写好。
写作框架没有发挥到应有作用,我自己在写作方面的成长也没有太多。
为了自己能够在写作方面,在成长方面有所提升,所以之后我都要重视阅读输入,重视素材的积累。
具体的做法如下:
1)打造自己的素材库。每天积累3个金句,3个素材案例,可以从文章、书籍、课程、视频里面提取分析。
因为提前准备好素材,在之后写文章需要使用的时候,就可以很方便提取、使用。
2)把阅读/听课当成每天最重要的三件事之一,并且在固定的时间去做这件事情。
这样做,一是可以避免我把所有时间都花在其他的事情上,导致没时间进行阅读成长。
之前我列日程安排,虽然会列出阅读这一事项,但往往都排在了后面,所以我会优先做其他的事,常常没有时间阅读。
二是在固定时间做固定的事情,可以帮助我养成好的生活习惯,习惯一旦养成,就很容易做好这件事。
3)用好卡片写作的思路。在阅读时遇到对自己有启发的思维、概念、方法就记录下来,按照“摘录原文——用自己的话复述一遍——连接个人体验——行动决定”的形式记录。
因为这样做有助于我们真正把内容吃透,把公共知识转变成为个人知识,形成宝贵的人生体验。
相信我做好了这些事情,一定会对我的写作有很大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