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第二十四卦复 地雷复 坤上震下
卦象结构:坤上震下
卦名:复 地雷复
复,甲骨象形字形从日,从反,反为止的变形,止而终。本义为太阳重生。
《说文解字》“复,往来也。”
《广韵》“复,返也。”
从卦象看,坤上震下,五阴一阳,一阳重回大地之象,一阳来复。
十二消息卦,剥卦是九月、十月的坤卦全阴爻,阴极转阳,十一月的复卦,一阳长而阴消,一阳来复。
《易经.说卦传》“帝出乎震,万物出乎震,震东方也。”坤上震下,有大地万物复苏之象,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反生也。卦名取名为复卦。
《易经.序卦传》:剥者,剥也。物不可以终尽,剥穷上反下,故受之以“复”。
剥者,剥落也。万事万物不可能一直剥尽的(物不可以终尽),外表虽剥落,总有其本质的东西是不会被剥落的。就像硕果不食,果肉熟烂而果核落地,果核中核仁保留下来,核仁代表生命的核心创造力,是生命延续的DNA,春来又复生。
剥卦上九硕果坠地而成复卦初九(剥穷上反下),复卦由剥卦而来,一阳来复。剥卦之后就是复卦。剥卦与复卦一体相综的关系。剥极而复。也有物极必反之义。
复卦卦辞及彖传:
复,亨。出入无疾,朋来无咎。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利有攸往。
卦象上看,坤上震下,坤为母、为腹,腹内胎动代表生命的生机,即元。有元当然亨。
从十二消息卦看,剥(九月)、坤(十月)、复(十二月),剥极而复,中间隔一个十月的坤卦,坤为母、为腹,生命的延续(或称复生)需要通过母体的孕育而生,是有孕育期的自然的过程,急迫不得(出入无疾)。疾,急迫的意思。
一阳来坤腹,自然孕育而复生(朋来无咎)。朋,指初九阳爻。生命终而复始,生生不息的循环周期为六日,这是生命自有的自性(反复其道)。第七日终而复始,重新开始(七日来复)。
易经从乾卦就提出“六”作为循环周期的极数,“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也是易经的六爻时位结构的概念。
西方圣经的创世纪,提出了上帝用了六天创造了世界,第七天休息,所以西方是以七日为一个工作周期。从这里看中国人从第七日重新开始工作了,没有休息,中国人是最勤劳的民族。
复卦,坤上震下,顺而动,顺七日来复的周期趋势而动,当然会利有所往(利有攸往)。
《彖》曰:复亨。刚反,动而以顺行,是以出入无疾,朋来无咎。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天行也。利有攸往,刚长也。复其见天地之心乎?
卦象爻位结构看,剥卦的上九返回到复卦的初九(刚反)。
复卦,坤上震下,动而顺行,是自然自性而为,顺道而行,自有其规律周期,所以是出入无疾,朋来无咎。反复其道,七日来复,是乾道运行规律(天行也)。
一阳复始,阳长阴消的趋势已现,顺势而动,利有所往(刚长也,利有攸往)。
《道德经》:“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说的就是反复其道,动而顺行。
复卦可看出天地之心吗?(复其见天地之心乎?)什么是天地之心?
我理解为天地的核心密码。
《易经.说卦传》“乾健,坤顺,震动”“震为长子,其究为健”。
震卦作为长子继承了乾卦之健的基因属性。卦象上看,坤上震下,复卦同时具备了坤顺、乾健的核心密码,复卦的刚反的初九,即天地之心,体现了天地之核心密码(复其见天地之心乎?)
《礼记》:“人为天地之心,人心若正,则为天心。”
《孟子》:“尽心知性可知天,存心养性可事天。”
《中庸》:“诚者,天之道,诚之者,人之道。”“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尽人之性,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与天地参矣。”天地参,即与天地合其德,天人合一。
宋.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升太平。”
明.王阳明的心学“致良知”,良知是人之天然心性,即天理,“知行合一”即行为与良知合一,即行为与天理合一,天人合一境界。
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就是天道天理与人心人性合一,人心即天地之心,即人与天地齐平。
《易经.文言传》:“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
易经修为的最高等级为大人,大人的境界就是与天地人鬼神五方合一。佛教中的佛的境界。
《象》曰:雷在地中,复。先王以至日闭关,商旅不行,后不省方。
从卦象的自然属性看,坤上震下,雷在地中,有春雷惊蛰之象。
冬去春来,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人法天,人顺应时令节气而行。先王创历法和二十四节气,冬至日宜闭关静养(先王以至日闭关),商旅不宜远行活动(商旅不行),后王也不用再四处走动省察地方(后不省方)。
时至今日,中国北方仍然保留了“猫冬”的习惯。冬藏即至日闭关。
易经行文中,先王,先知先觉者,是创始者,是决策者。后,是奉行者,是执行者。二十四节气中冬至日在十一月(复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