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许不少人都读过这本书,至少,应当都听过这本书。
初识《金瓶梅》是何时已经记不得了,不过我想大多数人,尤其是未曾读此书之人对本书的印象应当都是“这是一本有内涵的书”。
至于这里若有所指的“内涵”是什么,相信大家心知肚明,就是指“少儿不宜”的一些内容。
我的初始印象也是如此,以至于可能很多时候有机会接触此书,却都因为“少儿不宜”这个标签让我选择望而却步。毕竟我是个“正人君子”嘛,哪能读这些东西不是。
只是后来我试着看多一点书,从侧面更多地了解了这本书,知道所谓的“少儿不宜”的内容,不过只占到很小的一部分,其比例甚至比不上一些电影电视剧中少儿不宜的部分。
于是后来我不再避讳谈《金瓶梅》,而有意思的是,每当我谈起这本书时,旁边总有人“邪魅一笑”,似乎我在说着一些十分“有内涵”的东西。
前几天机缘巧合,在当当云阅读买了《金瓶梅》电子书,想着这么多年一直“只闻其声不见其人”,这回终于遇见,总要读之而后快,于是迫不及待开始了阅读之旅。仅仅只是读到序言便让我理清了一些以往的观点,再加上往后读了十几回,内心思维想要分享些什么,于是也便有了这篇文章。
余嘗曰:讀金瓶梅而生憐憫心者,菩薩也;生畏懼心者,君子也;生歡喜心者,小人也;生傚法心者,乃禽獸耳。
这是在序言部分最初让我若有所思的地方。
从序言其他部分可以得知的是,作者兰陵笑笑生写作此书,是为了劝诫世人——“奉勸世人,勿為西門慶之後車,可也。”
然作者亦自有意,蓋為世戒,非為世勸也。
这是序言部分就有的,然而包括我在内很多未曾读过此书的人总觉得这本书是“少儿不宜”的书,而我们的这一印象又是来自于别人的言语引导,至于那些让我们对本书产生此种印象的人是否真的读过,恐怕也是大概率上没有的。
这就出现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了,明明是一部十分优秀的小说,却在以讹传讹之下让不少人望而却步,不也很有意思吗?
退一步讲,倘若此书便真是“少儿不宜”,你我当以何种心思读此书呢?
对应序言中生何种心的论述,生活中其实有一些类似的现象——
一个吸毒者的家庭,同样的生长环境,两个孩子长大了,一个是成功人士,一个是吸毒犯,问到他们原因是,他们的答案是一样的,“生在那样的家庭,我不这样还能怎么办”?
《论语》讲,“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其实拓展开来可以这样讲:见到好的,我们要想自己和对方差在哪里,如何弥补差距,变得像他一样优秀,而不是“他强任他强,与我何干”;见到不好的,我们要想的是自己是不是也有可能变成那样,自己有没有可能克服掉我看见的这个不好,从而更加完善,而不是思量“他可以这样,我也可以这样嘛,何必搞得那么累”。
任何一种现象的呈现本质上都至少有两个纬度的思考方向,甚至更多纬度。
到这里你可能大概能体会,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可能面对同样的现象,同样的局面,但是生何种心却是我们自己决定的。
《论语》里还有这样一句话,“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当时读到这句话我特别不认可,我就给老师说,“既然孔子说过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为什么不换一个角度想,我们去研究那些所谓的“异端”,也许可以反过来帮助我们走向正途。进一步讲,最终有没有害,不过也是看谁去研究以及最后用在什么地方吗?就像研究砒霜了,才知道它除了是剧毒物,原来还可以作为一味药来使用呢”
昨天在书友群问书友们对于此书的评价,大部分都说“值得一读的好书”。
看完序言后我便没有纠结这本书是不是“好书”,而是想着,在这一本书中,我如何得到于我成长有益的东西,这才是最重要的吧。
行走世间,我们会遇到很多人,很多事,无论外在评价如何,“如何让当下所经历的于我未来有益”才是我们所有人应该考虑的,而不是在纠结当下的好与坏。
向内求才能有更大的空间,毕竟“灵台方寸,吾心即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