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时候失控这件事在生活中是不可避免的,未曾料想2020的新春会有NCP(新型冠状肺炎)陪14亿国人度过,也未曾想,张总的一句开春上班时间都时候再看,一语成谶。
新冠肺炎对每个人的影响都是不同的,对我来说直接的冲击没有那么大,一来家乡至今未有一例确诊或疑似;二来“宅”这样的生活方式对我来说也不陌生,虽然我以前对自己自我认知偏差,不知道自己是个“宅男”(印象中宅男似乎都是胖胖的),可是这个认知不影响我已经在自己的生命历程中练习到了“宅神”的本领,有吃有喝的我是可以一个月都不出家门的一步的。
在过去的一个月我就这样每天宅在公司,大门不出,除了完成不多的一些业务之外剩余的时间都在颓丧。2019年的下半年“当机”严重,系统修复也不太见效,这次的重启显然花了很长时间。
直到小年临近,公司放假,要回家的时刻,我才决心要让自己的状态提升提升,不然如果在家也是这个样子,恐怕是要吓到父母的。慢慢的我终于可以从一天只能听一节课调整到一天除了听两节课还能做上几件别的事。
就当我慢慢恢复机能,开始运作的时候,NCP来了,响应号召,自觉在家隔离的时间正好把前面堆下的课业旧债补一补,2月6日提交考核作业,我从大年初一开始做的事情就是每天补课写作业。心似乎是安定的。我不会无聊,也不觉得恐慌,疫情的发展对我来说更像是一则普通的新闻讯息,每天看着数字的上涨,再看看家乡尚无,便关起房间的门该上课上课,该做作业做作业。
中间有一些小小的骚动是来自于铺天盖地的心理援助课程的课宣和志愿者申请,好在我及时觉察自己参与的动机和自身的状态,除了一个接待员志愿工作以外其余全部放弃。此刻照顾好自己,让自己心安更重要吧。
可这个春节又是我长这么大以来活的最恐慌的一个春节,恐慌的是疫情给了更多的不确定感。2018年11月到2019年12月,我先后辞去三份工作,收入也因此大受影响,成了名符其实的啃老族。30岁才开始“叛逆人生”,一心想要自我探索的我,在还没有做好充分准备的时候,一脚踏进了自由职业者的行列。我知道自己火候还不够,但又过够了原来的生活,任性离开。
2020年的收入还没有着落,疫情也让新年原本就没有多少信心的冲劲打了折扣,当然疫情不是根本的原因,只是让不确定感和无力感更加显化罢了。我留意到同心圆读书会的微信公众号有一个主题为“心存款”的线上活动,一直希望能参与其中,这次再好不过,时间,需求都有。
我不好说自己带着一份怎样的期待,因为这个恐慌在这样短短的几次线上活动中得不到什么有效的解决,除非因为这个活动我可以马上拥有好几万,弥补此刻面临的经济亏空。如果要找一个合理的理由就是寻求一份陪伴吧。
2月3日第一次线上活动,几轮自我介绍下来,讲真,除了昵称,别的也没有留下什么太多的印象。在主持人大湖的带领下,我们开始探讨这段时间在家待着有何感受,疫情对自己有何影响,出现了什么情绪,这个情绪在生命中第一次出现时有怎样的一个生命故事,我是一个有意向叙事疗法发展的咨询师,对这样的带领非常满意。接下来一个半小时的时间我们每个人都在分享自己的生命故事。
我开始看到在自己的恐慌背后隐藏着一些怎样的讯息,比如死亡焦虑。那一份深深地担忧,“活不成人”,这是一个来自外界的声音,这样的担忧在我的前半生如影随形。
小学的时候担心考不上初中,初中在外面读书的时候担心吃喝不好,高中的时候担心考不上大学,大学刚开始担心毕业不了,研究生快毕业的时候担心找不到工作,找到工作担心一直没有编制,还担心至今未婚以后独孤独终老……除了担心,似乎没有什么信心和希望,我的印象里未来是可怕的、无望的、残酷的、脆弱的,尽管努力也可能毁于一旦的。更何况,现在我三十出头,没有编制就算了,就连一份“正儿八经”的工作也没有了,正儿八经就是有固定收入,还有五险一金。
再往前,我还想到了母亲肺结核病危的那些时日,我流转在不同的亲戚家,那是我距离死亡的议题最早的时候。那个时候我不确定自己是不是已经有了死亡的概念,但是对母亲父亲突然离家,我和姐姐我不得不“颠沛流离”辗转于各处这样的生活,对于那个年纪的我来说应该也是充满了恐惧的。那些回忆现在没有一丝一毫的印象了,但我确信我那时一定声嘶力竭的哭过。
在我的脑海里我只有一个深刻的画面留下,然而我也不确切是真实还是梦境,画面里爸妈拎着两大袋水果回了外婆家,我妈立在门口,我抱着她的大腿哭了,心想这辈子再也不要分开。如果不是带着巨大的恐惧和不安撑过那些岁月,我想这一幕的出现就没有那么合理,哪怕是梦境。
那大概是最初对于死亡的深深恐惧,我还能不能活下去,爸妈还能不能再回来。这个故事是我开始学习心理学才慢慢在一次又一次讲述生命故事的过程中拼凑完整的,我讲过不止一次,那一刻我还是讲的泪流满面。大湖和伙伴们都说听得很感动。他让我慢一点,珍视这些感受和情绪,静下来回到那个时刻,好好的,也郑重的以那时的自己对此刻的自己说些什么。
石棋,虽然我现在很弱小,但是我有很努力的保护自己,我在每个亲戚家都很听话懂事,没有因此挨骂受打,虽然我很弱小,但我也有保护好自己的能力。
这些对话说的时候数度哽咽,特别是当伙伴回应很感动的时候,我真切的看到了那个有力量的小男孩。于是我也对他郑重表达:旻旻(乳名),谢谢你,谢谢你这么小就懂得爱自己,懂得保护自己,同时这么有力量,让我往后因为有你的保护一直以来都顺利的生长。
当我听到这些表达的时候,我有了更多的力量,我从来没有意识到我应该好好感谢自己,也没有意识到自己原来这么有生命力。
我们就是在这两个半小时的时间里这样用彼此最私密或最珍贵的生命故事彼此陪伴着,感动着,共鸣着,心与心就这样慢慢靠近了。特别是,对面和我一样都是一群G,似乎我更愿意相信,他们是真的可以懂,人生走的每一步,哪怕是最普通的一步都是充满艰辛的。看到生命的不容易,才能生出慈悲之心,我也愿意以这样的生命敬畏感看见每一位伙伴,于是我也在群内一一回应,同时也期待他们一一的回应。
原来你是这样的来表达爱的,哪怕有一丁点机会你都愿意照顾别人,每个人都在以不同的方式,努力做着生命的练习。原来孤独、自责、害怕被抛弃是这么多人都有的生命议题,原来我们不是莫名其妙的人。
每走进一群人,大家都是小心翼翼,群里活动结束后的两天时间都没有任何消息。或许,在过往的成长经历中,我们都因为太容易信任受过伤,不在乎别人很容易,在乎却需要勇气。
直到第二次线上活动如约而至,每个人表达了自己的担忧和顾虑,大家更打开了,坦诚以待,心与心的距离也更近了。再到第三次,大家每分享一个生命故事都是一起哭,一起笑,彼此温暖,相互陪伴,走过那些曾经的岁月里最艰难的时刻。特别是还有人提出陪伴约定的时候,似乎有一种“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孤独了”的慰藉和释然了。
说实话三次活动真的很短暂,刚刚结识了一群心灵相通的伙伴就要说再见了。被他们的故事感染会有,不舍也会有,在最后一刻的分享时,忍不住哽咽着,中断了好多次,才把自己想说的话说完。
我对这一份不舍最好的表达就是我以其中一位伙伴作为整个团体的代表,做了一次现场的表白,感谢他给予我无条件的接纳,同时我以勇敢回报,我愿意这样一直与他陪伴。无论之后是以怎样的形式,此刻就是把这份温暖、陪伴和支持化作这洋洋洒洒近三千的文字,永存于心,每每看到我都知道他们在,我看到自己生命中勇敢、保护自我的力量,也看到我一路走来被很多人支持过,鼓励过,无条件接纳过,关心过,爱过,欣赏过,珍惜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