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头学学《千字文》
“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志应也。”
——《易经·蒙卦》
语言不只是表达工具,还是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根源所在。很多时候,会越发觉着自己对于每天在用的汉字的认识和理解实则是十分浅薄的。我们受教育的过程,在追求了获取知识的效率的同时,也忽略了从初始就该有的对汉字进行一个细致的感受过程,如今终究感觉到根基浅薄带来的空乏。
还是得筑基,所以我希望从《千字文》来开始细细学起,把自己学习的过程尝试着做一份以后可堪作为娃识字过程使用的学案。《千字文》的诞生本身就是源于对王羲之书法的一次整理,整理目的既是对书法道统的阐说,而王羲之于书法道统和传统其后一千年间几乎不逊于孔子在文化道统的地位;也是对学文习字启蒙的规范,在它之前有《史籀篇》、《仓颉篇》,但它之后历代文人士大夫都会选择写下千字文字帖作为家中子弟学文习字的一个基础文本。
我们今天很容易把书法划分为艺术,把蒙学和经典划分为国学,仿佛这是两个事儿。这可能也是造成我们对自身文化疏离感的一个重要关节所在,如果有一个初始的机会,我希望以千字文书法帖作为基础文本,一边认字,重学它们的字源、流变、书写方法、字义、词义用法,一边写字,将每个字都写上几遍,从中找到一条真正与汉字切近通达的路。
若将来有机会,可把重修的过程做成这样一种课程,每周两次课,一次课一个半小时,就讲八个字,分上下两堂,讲解字义与练习写字,把文字好好学学,如是如是。
抱着这样的想法,我已开始抄写赵孟頫的六体千字文,开始做些笔记。以后就以每八个字一篇,择取片段,于每周六分享,明天分享第一段“天地玄黄,宇宙洪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