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一下,你在开始学习你不太喜欢的知识之前,会不会这么想:学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况且时间还早呢,我先看一部电影再开始专心看书吧。
然而你看完了电影,有所感悟,就忍不住发个朋友圈。发朋友圈肯定要配图对吧,但是你看电影时来不及截图,就打算配个自拍照片。于是你打开手机开始38连拍,然后从中选出一张你认为最好看的自拍准备发朋友圈。
好不容易把文字内容编辑好,发现照片好像有点暗,让你皮肤看起来显得比较黑,然后你就开始修图。修了半天,觉得这个修图软件不太好用,索性下载一个新的修图软件,重新开始修图。等你修好图发完朋友圈,已经晚上十二点半了。
你照照镜子里眼圈黑得跟熊猫一样的自己,想想还是命要紧,赶紧麻溜洗漱躺好。完了还要一边看朋友圈评论,一边安慰自己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要是熬夜把身体熬坏了,学习再好也没用了。今晚先休息好,明天再学习好了。
然而,第二天晚上,你和朋友约了一起去逛街买衣服。等你逛得腰酸背痛,挤地铁回到家,除了洗洗睡,什么也不想做了。
这种行为,就是典型的拖延症。
积习难改,长此以往,拖延症真的就会成为你生命的一部分,将你一步步拖向一事无成的泥潭。
那么,要怎么样才能克服拖延症呢?
第一步,通过关注过程而非结果。
过程指的是时间进程以及与时间进程相关的习惯和举动,比如“我要学习20分钟,完成一份家庭作业”,20分钟就是时间进程;结果是一种产出,比如你完成的家庭作业,就是这段时间的结果。
如果发现自己选择逃避是因为某些任务让你难受,改变这种情况的最好办法就是学会关注过程而非结果。
比如你新认识了一位的茶艺师朋友,她举手投足间就特别有韵味,于是你也想成为茶艺师。接触茶艺之后,发现茶艺比想象中难学很多,上了好几节课却没有一点进步,你开始打退堂鼓,上课也不那么积极了,更不想参加茶艺资格证考试。
这个时候,你要做的,是别太在意结果,别再想到底要花多少时间精力才能成为茶艺师之类的问题,认真上好每一节课,记住每一种茶叶的特点,和泡茶的每一个操作步骤。正所谓你若盛开,蝴蝶自来。当你沉浸在茶艺之中,成为茶艺师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第二步,分解工作量
具体方法是将任务拆成几个小任务,每天花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用来完成这些小任务。可以使用完成任务倒计时的方法,帮你在短时间内集中注意力。
比如尝试使用“番茄工作法”,在计时器上定25分钟,计时器滴答声一响,你的倒计时就开始了。在计时结束之前,不许偷偷上网,不许给朋友回信息,不许刷微博。
用番茄工作法的好处是,可以减轻时间焦虑,提升集中力和注意力,减少中断。
第三步,相信自己
改变拖延习惯,最重要的是要有“自己一定能行”的信念。
你可能会发现,在工作或者学习中一旦遭遇压力,你就会很渴望退回到原先令你更舒适的习惯里去。但是如果你对新习惯效果的坚信不疑,你就能从中找到坚持的力量。
在这里要注意,想要要培养“我能行”的信念,就要多和抱有这种信念的人相处。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共同建立一种鼓舞人心的氛围,这样就算你一时软弱忘记了想要坚守的价值,朋友间上进的氛围也能够帮你不忘初心。
第四步,立即开始行动
这一点很重要,因为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确定一个目标,马上采取行动。如果你能一直坚持行动,拖延症自然也就不复存在了。
人生不在于有什么,而在于做了什么。身体力行总是胜过纸上谈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