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需要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接续奋斗,必须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党和人民事业要继往开来,就要有源源不断的新生力量。年轻干部是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生力军,必须铸牢成长成才的“根”和“魂”,才能不辱使命、行稳致远,创造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业绩。
立心立志,铸牢理想信念的“根”和“魂”。“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百年征程波澜壮阔,有危难之际绝处逢生,亦有挫折之后毅然奋起,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做到“风雨不动安如山”,归根到底是因为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崇高追求。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不论是“半条被子”的温暖故事,还是消除绝对贫困的“人间奇迹”,亦或是疫情防控一线的“逆行身影”,都充分彰显了百年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党员干部要时刻牢记人民至上的理念,把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真心实意为群众服务,做心怀人民的“有心人”,在具体工作中,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扑下身子倾听群众的呼声、了解群众的需求,甩开膀子多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自觉把为民服务的宗旨贯穿工作始终。
勤思勤行,铸牢求真务实的“根”和“魂”。“立身以立学为先”,从延安整风时“改造我们的学习”,到执政之初“必须学会自己不懂的东西”,再到改革开放后“认真建立学习制度”,学习的每一小步都推动党和人民的事业向前一大步。年轻干部作为党和国家事业的中流砥柱,有时忙于具体业务,忽视了一线调研,忽视了学习思考,存在经验欠缺、心浮气躁等问题。“凡益之道,与时偕行”,年轻干部要顺应时代潮流,主动向书本学、榜样学,躬身向基层学、群众学,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与群众面对面、心贴心,倾听群众呼声,汲取群众智慧,“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从实处谋划、向实处用力,真正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担当担责,铸牢攻坚克难的“根”和“魂”。为中国人民谋幸福是我们党永恒不变的初心。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之上,广大党员干部要紧盯共同富裕的美好愿景,瞄准职责任务清单,按照时间节点将手中工作一项项落实到底;要聚焦群众的急难愁盼,将民生关键小事一件件办到实处;要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立足实际谋发展,立足未来做规划,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做到学思用融会贯通、知信行合而为一。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以“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时刻与人民群众保持有盐同咸、无盐同淡的血肉联系。要常怀忧民之心、常思利民之策、常行惠民之举,始终把人民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作为工作方向,把群众满不满意、高不高兴、答不答应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用心用情用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无愧于人民、无愧于现在的使命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