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打下这几个字——充实的工作,默默地嘟哝,总觉别扭,想着是用词不当,却又不想更改。作为一名语文兼历史教师,每天都是充实的,这得益于我充实的工作。
匆匆忙忙收拾好房间和孩子,顾不及装扮自己,径直奔向办公室,就座之后,准备第二节课。第二节课,我在八四上历史。孩子们在背,我在忙着备课。匆匆忙忙且有不知从何下手。提问的时候,竟又了如下想法:
1.课上给了大量背诵时间,要检查时,随机抽查学生,随机抽查问题,实在不是科学之教学方法。可以采取这样的方法,给出背诵的时间,检查背诵时,挑重点的问题检查,检查之前,给出几分钟再次检查,可能有所收效。
2.自上周,我有了分层检查背诵,分层作业,分层教学的想法。这个想法来自于上一周的早读:我把不学习的学生喊到室外,给他们指定了三个题,背过之后就可以进教室坐下,收效不错。由此,对于后进生,只要求他们掌握重点题目,对于优等生,可以去检查他们稍有难度的问题。
今晚,分层检查背诵,同时,降低难度。孩子的学习兴致提高了,张志强,张宝桢,王发龙等同学也积极地找我背诵。
下了历史课,回到办公室,随手拿起堆叠在办公桌上的随笔本,这是孩子们昨天的作业,随笔题目是《奖状于我的意义》。通过这次的随笔,我还是有收获的。对于他们来说,奖状很重要,因为它给学生们带来了欣喜,因为它让学生们自豪。当然,有些同学稀罕奖状是因为家长喜欢,还有些同学对奖状有兴趣,却因家长没有欣赏或表扬的话语而对奖状失去兴趣,反倒觉得可有可无了。
在看这篇随笔时,我产生了教学灵感。采取间断性随笔的策略。开学之初,我告诉孩子们,我一直坚持写随笔,且一直在坚持,希望你们也能坚持下去,每一次都认真批阅,只做情感交流,有心的孩子回答你所问,自觉地写下下一篇,悄悄地放在你的办公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