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创造美丽世界
——拼音与语法教学板块小结
和谐的声音从哪里来
三年级的上学期,英语老师开始带孩子们进入到英语字母的感受,将声音的品质与字母的形象结合。与此同时,孩子们在书写故事的过程中日益觉察到字量的不足,相比于口头表达,把故事写下来是需要文字书写基础的;和大家共读《农庄男孩》,有些字可以借助部首查字法去查,可是该怎么读呢?于是他们开始不停地问“什么时候可以学拼音啊”“快点学拼音吧,这样我们就可以自己查字音啦”……这个时候,我们才开始和字的音一起工作。
拼音是语言学家们借鉴西方字母为汉字标注读音的工具,怎样帮助孩子们与拼音产生亲密的链接呢?如果仍然从某个拼音字母的音和形入手,是否会让刚刚接触英语字母的孩子产生混乱?思来想后,既然拼音就是借来注音的工具,那么我们就把重点放到“音”的感受上。
每天的晨圈用10分钟左右唱首“姓名之歌”(杰夫瑞老师《猪八戒之歌》的旋律),仔细听,在老师的名字中或是朋友的名字中或是自己的名字中,你听到了哪些声音?每个字中领队的声音是什么?再听听,他后面跟着的是什么声音?……就这样玩唱了一周时间后,我们会探寻某个经常出现的声音他长什么样呢?韵母城和声母市的故事慢慢地拉开帷幕,六位韵母公主和声母王子们的模样也一天天地出现了,每一位公主和王子都很欣赏自己的声音,他们希望在拼音王国里出现更加丰富的声音,拼音国王也认为孩子们也长到为这个王国尽力的时候了,于是公主们开始彼此合作创造新的声音,渐渐地王子们也加入了进来,拼音王国出现许许多多美妙和谐的声音。那些声音在我们的名字里出现了吗?你的名字有哪些王子和公主呢?每天早上只是那么一点点,但孩子们热衷于在自己或伙伴的名字中,屏息细听,低声默念,当他们发现些什么的时候,眼睛会散发出耀眼的光芒,喜悦与自信洋溢在脸上。学期结束的时候,我们基本上把拼音表上的音都发现了,甚至还有拼音表上没有的音,但一切都停在那一个月的浅尝辄止中。
第二学期开始了,我们会在晨圈熟诵的诗中,找一些字,通过查字典抄写这些字的读音,每星期在书写的工作总是有两天做同样的事情——用部首查字法查出字的拼音,并工整地抄写。每周练习课的时候做几张拼音卡片。
直到语文板块的真正到来,我们才进入系统地梳理和有意识地认识拼音的品质的层面。回顾起来,仍然觉得这么漫长的等待与体验是弥足珍贵的。
第一周,重点放在回顾六个单韵母和所有声母形与音的对应上。
“公主的考验”中六位公主和掌管声调的公主一起给声母王子们出难题,声调公主太顽皮了,她像大海里的海豚,时而滑行,时而飞跃浪花之巅,时而跃下,时而在海面上潜入飞起……王子们请看好,她在哪个韵母公主的头上经过啦?请你们大声喊出那个公主的名字和声调。班里的每一个王子都跃跃欲试,因为今天掌管声调的公主确实太灵活、狡猾啦!
“看谁投得准”,先从公主、王子们有序排队开始,每一个孩子手里都有代表自己身份的卡片,看看能不能找到自己的位置?每人手里拿着一个沙包,在老师发出某个音后,谁的沙包能准确地落在相应的拼音卡片上呢?
孩子们在游戏中慢慢地拾起拼音字母和声音的记忆,音和形逐渐地聚焦在一起,新的游戏又来了……王子们也要考验一下公主,现实版的“王子复仇记”来了!公主们,要小心啦!每个王子会大声地发出一个音,并高举自己的引领牌,寻找与他合作发音的公主及声调。六位公主忙得不亦乐乎!每位韵母公主都有着自己的品质,i最善于带领姐妹们创造新的音,而小ü则害羞些,ɑ、o、e、u既有能力带领,也愿意与他人合作。原来有时候,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只能靠自己做,姐妹们一起配合才能应战王子的挑战,甚至乐于助人的n王子和g王子也会悄悄地溜过来帮忙呢!而r王子则最喜欢和e公主创造出的声音!
游戏告诉我们拼音之所以叫“拼”音,真的是因为只有合作——大家一起拼,才能创造更加美丽的声音世界。
第二周,我们由热闹地游戏进入声卡的碰撞,两个人一组从韵母开始,找到所有公主们经由合作发现的新的声音,记录在纸上;之后,在r王子、n王子、g王子的帮助下,公主与王子一起创造了哪些新的声音,记录下来;再后,每一个王子与所有的公主音合作,又会产生多少新的声音呢?孩子们用了两天的主课时间和部分课余时间完成了“韵母家谱”和壮观的“声音彩虹”,与其说是“声音彩虹”,倒不如说我们竟然在声音中发现了一幅漂亮的几近对称的声音几何建筑图!QQ说:“刚开始的时候还要不断地想,等到后来连想都不用想,就拼出来了。”有的孩子则发现有些王子的合作伙伴是相同的韵母公主。公主er最甘于寂寞。
听课的老师不禁感慨:你们班的娃儿们意志力好强大啊!
第三周,尽管进入了词语品质的感受,但是拼音的游戏还在进行,王子们和公主们遇到了一只恶龙,如何战胜它呢?他们发现恶龙一听到美妙和谐的声音,就会变得痴迷、乖巧,于是他们想到各种发出美妙声音的方法,。孩子们在这个游戏中拼读的能力明显上升!
令我内心喜悦的是,我和孩子们一起找到了拼音带给我们的礼物,在集体中保有自己的品质,自我的认同感唤醒的是孩子们内在油然而生的自信,勇于担当,也愿意配合,世界因此才会出现更多美好、和谐的声音!
词语,是我内在的表达
与拼音的学习一样,与孩子互动的过程更加明晰了为什么三年级要学习拼音和语法中的词性。从语文能力上讲,是阅读与表达的需要;从儿童的意识发展上来看,孩子们从语言的音、义的感受中觉察自己与内在世界及外在世界的联系。
词性的学习即便是当今的初中生在理解上也是混沌的,三年级的孩子怎样与词语的性质产生情感的连接呢?
那就让我们回到真实的生活。就像文字来源生活一样,词语、句子也是生活的映象。
我们先从动词开始,动词是身体的语言。即兴表演是孩子们最擅长的游戏,“我来说,你来做”,把孩子们的注意力吸引到肢体语言的表达上。随后游戏转化为“你来做,我来猜”。最初,孩子们只会用一个词或一个短语来表达对方做了什么。比如,有个孩子做了一个踢球的动作,大家就兴奋地猜“踢球”。我会问“谁”踢球、踢“什么”、哪一个词代表的是动作,前两个问题将孩子有意识地带入对名词性作用的词语的感受,最后一个则是动词的表达。几次之后,做动作的孩子自己就把难度升级了,他们不再满足只做一个简单的动作,而是为了展现一件事的过程,他们开始用一系列动作来呈现,首开先河的是DD。我便顺势给观察者的描述也提高了要求——说清楚演示的同学是用哪些动作把一件事的过程呈现出来的,这使得孩子们对事情的先后顺序有所觉察,发展他们对时空的感受力。
每天十多分钟的游戏,孩子们更加善于用肢体语言来表达,同样语言的描述能力也越加清晰,第三周正式进入词性的学习,我们一起由身体的感受、口语的表达,转换到文字的输出。以往写作的练习更多地是编写自己听过的故事,词语、句式大多来自故事的文本和老师的转述。怎样把事情的经过说清楚,把说清楚的事情写明白呢?对于三年级的孩子这样的转换并不容易。那就从我们最熟悉、印象最深刻的事情说起。三年级的第二学期,孩子们进行了大量的动手工作,二周的农耕生活正值春种的尾声,我们学会了种花生、种玉米、种芝麻、种小米、种红薯、打猪草喂猪、赶牛饮水;二周的建筑,我们从运土、搬石头开始完成了一座八柱凉亭。每一项工作都不会只靠一个动作完成。孩子们在自己的身体找寻农耕、建亭工作的记忆,再用肢体表演出来,大家一起说说怎样去完成的,试着写一写,好像还是有些困难。没关系,第二天同一话题的作品一起分享下,我们再来听一听,在黑板上画个流程图,好像同样的环节不同的孩子用了不同的词语哟!你看同样的埋薯秧,有人用“扒拉”,有人用“推”,大家来回忆下,你觉得哪个更符合你当时的工作?孩子们不自觉地就做起了当时的动作,很确定地说“推”更适合。那这两个动作有什么不同呢?有的孩子就说那时候土很干,必须用力才能把薯秧埋好并保持直立的样子;有的说“扒拉”力量太小了、太随意了,在说话的时候还用动作辅助自己的表达。非常好的发现,那我们再来写一写吧!有的孩子会担心,我写的少怎么办?我会告诉他,没关系,你分享完后,我知道如何去做了,这就是很好的记录,并不在于你写了多少字。孩子们都可以用简洁的话清晰地表达谁做了什么,先是怎样做的,之后又是怎样做的了。当然,也有更加有意识的孩子,他们发现了“扒拉”与“推”的不同后,会用到“使劲地推”“用力地踩”这样的短语,那么副词就先来到了这些孩子的书写语言中,是不是很好地收获呢?我相信语言是生命中与生俱来的,破土的时机到了,它们就会出来,只不过每个孩子的种子不同而已,有的善于细描,有的善于逻辑,因为不同才更有意义!
随后,我们进入了形容词和名词的感受。仍然是游戏,通过描述性提问的方式推理猜物。我给定了这个东西存在的空间区域——教室里,之后请孩子们根据自己对教室物品的观察提出描述性的是非问,他们通过我回答“是”或“不是”来逐渐缩小范围。这个游戏运用了大量的形容词或修饰性的词语,因为他们必须要看到事物与其它事物相同的地方和独一无二的特征,而这些恰恰就是形容词的品质,当独一无二的描述出现后事物的名称也就脱颖而出,这也是名词的品质。很有意思的是,三年级的孩子非常适合这个游戏,他们正处在寻找与外在世界连接的关系中,他们可以很用心地去观察哪些事物是有共同点的,哪些同中也有异。玩两次之后,他们就开始先从缩小区域范围入手,先把存在的最小空间找出来,之后,再去从色彩、材质、功能、触感等各个角度提问,在大家的齐心协力下,通常会在十个问题中就找到答案。不过上周五遇到了最“刁钻”的出题者是cc,这是一个积极参加推理猜测的女娃,她发现我的书柜最下层的一个储物筐中露出了音语舞鞋的边,她就定了这个目标物。其他的孩子早就定位在我的工作区域,也提到了材质是布,可是谁也没注意到有音语舞鞋,最终成为了这个游戏唯一一次失败的经历。下课后,大家纷纷总结还要看得更仔细些,毫不吝惜地称赞cc太厉害了!
最后一节课,我们把词语家族出现的最重要的人物以故事的形式作为收尾。每个词语都是一个不一样的生命,名词最沉稳,它是一个家庭的主心骨,没有他什么也干不成,他是一家之主爸爸,他做事果断,不多言语,开口就是“name”,拥有命名权;形容词最善解人意,她总是能发现名词的与众不同,她是妈妈,拥有修饰权;动词最是活泼好动,充满了力量和热情,他是孩子,有时会跟在爸爸的后面,有时会出现在妈妈的前面,如果没有了他,整个家庭都会显得灰暗无光,拥有强大的行动力;副词是动词的姐姐,她像妈妈一样善解人意,总是温柔而坚定地呵护着弟弟动词,具有制约权。你看他们来了!我们在角色的体验中,再次把我们经常说出的词语有意识地放到一起,看看他们之间的关系,句子就在这样的游戏中诞生啦!
爸爸说:公主!苹果!
妈妈说:美丽的公主!有毒的苹果!
弟弟说:美丽的公主咬了口有毒的苹果!
姐姐说:美丽的公主轻轻地咬了口有毒的苹果!
(名词——白色、形容词——橙色、动词——红色、副词——紫色;纯属个人偏好和理解。)
一切都先到这里,后会有期!不过在数学板块还会用一些时间偶尔玩一玩猜物游戏的,这次需要孩子们挑战一下触觉体验,根据摸到的东西描述给大家听,大家通过这些信息猜描述者说的是个啥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