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号 墨河
一年来,不论身在何地,晚上陪伴我过度睡眠的总是人民日报夜读栏目的文章,雷打不动。在这期间,“写手圈”三个字宛如一颗璀璨的星星,频频在文末闪烁,不停地召唤。于是,我关注了她的公众号。
从关注她的那一刻起,每当空闲下来,我总是情不自禁地打开她,走进她,细细品读里面的每一篇文章。我在拜读佳作的同时,也在聆听着自己内心的声音。于是,有了后来的相遇。
没有来不及的事,只有不敢开始的心。加入“治懒组”或许是2018年我作出的最正确决定。与曹老师沟通的过程,心里是忐忑的,一方面担心繁杂的扶贫工作不能留出余闲而误了打卡,另一方面又顾虑自己的拙作会否引来同学们异样的目光。
然而,这些忧虑都在后来顾组长和同学们的爱心助学中慢慢融化了,也让我更加懂得了自律的意义。其实,不论写作还是其他愿景,放弃了自律,迟早有一天都要为过去的偷懒买单,梦还只能是那个梦。
人总是在失去之后才懂得珍惜。而今,30天的训练营即将结束,尽管内心仍有这样那样的不舍,但有“写手圈”这个强大的平台,有这帮热爱写作的挚友们,从此我不再害怕,不再孤单。
河冰结合,非一日之寒;积土成山,非斯须之作。写作的路上,不论还会遇到怎样的困难和挑战,我都将更加从容、坚毅地走下去。诗和远方并不遥远,只要我们还在学习,人生将有更多可能,我们也一定能够遇见那个更好的自己。
感谢曹老师,感谢同学们,感谢我生命中遇见的每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