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一寸光阴一寸金”,这也许是我们小时候最不爱听的一句话。可是我们越长大,越意识到时间的宝贵。近几年,懒癌、拖延症等网络新词应运而生,各种鸡汤文铺天而来,治懒癌、防拖延成了网络热门话题。一时间,人人自危,人们纷纷把时间管理提上了议事日程。跟时间赛跑、向时间要效益、做时间管理达人,好像不拿出点行动都觉得自己白活了一回。
励志鸡汤喝了不少,付费班报了几个,吞青蛙、九宫日记、番茄钟、象限表格、碎片时间清单,别人的方法学了一个又一个,发现自己还是不能跟时间和谐相处,拖延症也成了久治不愈的顽疾。时间管理真的那么难吗?怎样才能坚持下来?真正的时间管理达人是怎么做到的?也许我们能从柳比歇夫56年的亲身经历中得到想要的答案。
柳比歇夫统计时间是在他步入职场不久开始的。他记录下日常每件事情的时间花销,进行月小结和年终总结,用来改进工作方法、进行事务安排,提高了时间的利用效率。时间统计法在他的不断完善中日趋成熟,保证他在生命的最后几年依然精力旺盛。
02
简单地说,柳比歇夫时间统计法是通过记录时间、分析时间、消除时间浪费、重新安排时间,对个人的时间进行定量管理。
柳比歇夫的时间账簿共有厚厚的几大册,是用练习本订起来的,后来又重新装订过,看上去不美观,但很结实。工作、休息、看报、散步等所有活动花费的时间,都被记录在账簿中。随手翻开,每一页都清楚地标记着年月日,每一天都是五至七行短短的明细账,记着当天做过的事,哪件事用了几个钟头几分钟。没有记叙,没有细节,没有思考,每页内容几乎一模一样。随便翻开一页是这样的:
乌里扬诺夫斯克。一九六四年四月七日。
分类昆虫学(画两张无名袋蛾的图)–三小时十五分。
鉴定袋蛾–二十分(1.0)
附加工作:给斯拉瓦写信–二小时四十五分(0.5)。
社会工作:植物保护小组开会–二小时二十五分。
休息:给伊戈尔写信–十分;《乌里扬诺夫斯克真理报》 –十分;列夫·托尔斯泰的《塞瓦斯托波尔纪事》–一小 时二十五分。
基本工作合计–六小时二十分。
他把工作事务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基本工作,包括中心工作和例行工作,第二类是基本工作之外的,所有不属于直接科研工作的活动。当天计算出第一类工作时间的总数,每月做小结,并做出下个月的计划。年末进行详细的年度总结,把一年中所做的事情分门别类统计出来,并对来年提出新的计划。每五年对完成的工作进行鉴定,制定下个五年计划。
他的时间账簿几十年如一日,他的每一件工作都有精确的时间成本,他将每件事情所需时间安排得一丝不苟。随便举个例子,根据记录,他在1963年工作了2006小时30分钟,平均每天5小时29分钟,这是他的最高纪录。论文《论生物学中运用数学的前景》时间成本是:准备,包括列提纲、翻阅参考文献14小时30分钟;写29小时15分钟;共费43小时45分钟,共8天,1921年10月12日至19日。
03
柳比歇夫跟时间做朋友,时间统计法用细密的网眼,帮他抓住了不容易察觉到的、不知去向的时间。他不让自己负担过重,他总是循着能力的边缘前进,他不但能精确地感知时间,而且对自己的能力掂量得越来越精确。他给自己规定了定额,他拿着秒表监视自己,他奖励自己也惩罚自己。
也许你会说,做这个时间统计法太麻烦了,有这个时间还不如去做点实际的事呢?节约出来的时间是不是都浪费在这些统计和总结上了?
那么,柳比歇夫是怎么想的呢?实际情况又是怎么样的呢?
其实柳比歇夫很享受这个枯燥无趣的时间统计,他说,我对时间统计法已经习惯了,没有它就没法工作。对此,本书作者格拉宁专门进行了调查,通过对柳比歇夫日记和文档的研究,格拉宁参透了伟人一生的秘密,这个秘密是——怎样才能生活得更好。
柳比歇夫用一生的时间孜孜不倦地追求青年时代制订的奋斗目标。他心无旁骛,活得充实而生气勃勃,他认为自己是幸福的,在别人眼里,他人生目标明确,也是令人羡慕的。
柳比歇夫的时间统计法并不一定适合所有人,但是学了时间统计法,至少可以提醒你,想治拖延症,先看看有没有真正想追求的东西。因为一个人一旦燃起内心的渴望,人生有了目标,把时间和精力都聚焦到一个点上,久治不愈的拖延症自然就跟你拜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