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闲情偶寄》为李渔重要著作之一。内容包含戏曲理论、饮食、营造、园艺、养生等。在中国传统雅文化中享有很高声誉,被誉为古代生活艺术大全,名列"中国名士八大奇著"之首。
资源: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c1WOn7a 密码: vg2w(txt版本少了戏曲部和翻译)
(第22篇读书笔记《闲情偶寄一》)
今天有一个词叫“文艺复兴人”,专指那些通才或者博学的人。
比如像万人崇拜的《蒙娜丽莎》的画者,达·芬奇。即使我们都因名画而对他熟知,但实际上画画只是他众多成就中极为不在意的业余爱好。(不到二十张画,各个有名)比如他还是出色的里拉琴演奏家、有名的游吟歌手、米兰护城河的设计师,更不用说他一心专门研究的科学、天文学、生物学、工程和机械学,对了,他还是最早研究人类胚胎和提出心血管疾病的人。
一度被人怀疑是未来穿越回去的新世纪人类。
再比如说这本书的作者李渔,除了写作之外,还是戏曲家、美学家、建筑家。他和达芬奇不同的是,他更关注生活中的小情小趣。
但即使是这些细小生活的方方面面,李渔也是抱着认认真真的态度。从开头便说到:“即使它们只是文人的雕虫小技,但如果能放下架子去做,也比赛马舞剑、酗酒赌博这些事要好。”“我认为技艺不分大小,贵在能精通;才能不在多少,贵在能够善用。”也因如此,单单一个戏曲,李渔就能从戏剧的结构、词采、音律、宾白、科诨、格局谈论,也成为了中国首先提出最完善的戏曲理论体系。
有意思的是,戏曲从事者在当时已经属于末九流之列,但在分工中李渔认为演唱者是要比创作者地位还要低的存在。他认为:“对音律再精通,终究也不过是个艺人。能欣赏音乐,又不能创作音乐,让他们和作词作曲待在一起 ,必然处于最低等的。”,想想如果他穿越过来看看现在的明星们,估计能又吓回去。
或许也因为自己是文字创作者,李渔很有先见的就看出了文字的力量。认为虽然武士的刀和文人的笔都是杀人的工具,但笔杀人却更快。对此,他竟然说是从处决人的过程中领悟的。用砍头和刀剐来举例,虽然是一死,但程度、差异是很大,砍头只需一刀,而刀剐则需要几百刀,用时甚至几刻钟才行。以此类推,用笔又何止是几刻钟能停止?
说到李渔这本书开头,通篇都在讲解戏曲以及对戏曲填词的看法。我其实都戏曲都不甚了解,除了基本的语文知识,也没有了过多的关注。但李渔的字字认真和解读让人对戏曲了有了想要深入欣赏的欲望。
比如在《牡丹亭—诊崇》中有一句,我就特别喜欢。“梦里知他实实谁,病来只送个虚虚的你。做行云,先渴倒巫阳会。”从梦里到病外都在思念的虚虚实实,暖暖潮潮的情意,让人浮想联翩。有时候这种词的美妙就是看破不说破,让你自己去猜想的趣味。还比如说到打喷嚏竟然是:“叫的你喷嚏似天花唾,动凌波,盈盈欲下,不见影儿那。”把我们都认为格外粗俗的举动,却把它形容的如此美丽,像天上细小的花朵落下,似水波却又没了影子。
当然我也只看了戏曲部分,还没有看完。李渔除了这方面专业无比,在生活方面,也是个趣人,连幽默大师林语堂都夸他近现代最懂生活艺术的人。
1.这本书是文言文版的,但后面有翻译。其实一直对文言文有着迷之好感,最有影响的是归有光的《项脊轩志》中最后一句“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2.这本书就像简介说的那样,讲的种类非常多。当然它的书页也特别多,目前像《艺术哲学》我记得在kindle上显示是四五千字,但这个就足足九千多字。对于李渔,我服。
3.这本书后面描写生活的非常有趣,可惜我还没看到,所以非常期待后文。
4.这本书豆瓣评分8.5分 本人推荐 ?? (满分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