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之前刷到的那个文章里推荐的戒掉恋爱脑之第二本书,第一本是《面纱》,详情可以翻看我之前的那篇文章。《一间自己的房间》作者是英国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这本书的内容是伍尔夫在女子学院的两篇讲稿,以“妇女和小说”为主题,通过对女性创作的历史及现状的分析,指出女人应该有勇气有理智地去争取独立的经济力量和社会地位。一间自己的屋子,以及每年五百镑的收入,是创作的基本条件。只有这样,女人才能平静而客观地思考,才能不怀胆怯和怨恨地进行创作,从而使被历史埋没了的诗情得以复活。伍尔夫是英国著名女性主义作家,其笔调独辟蹊径,以优美活泼的谈吐娓娓道来,使这本书成为女性文学的传世名作。
由于各种原因,我看书的进度实在是很慢,导致两本书之间间隔了这么久。这本书的风格跟我以往所看到过的完全不同,它是完全以一个女性的角度,来讲述女性创作的历史及现状。它将女性从男女情感的漩涡中拉了出来,通过一个更客观的视角,来纵观历史上各个时期女性的社会角色和地位。书中讲述了历史上各个阶段男女地位的不对等,导致女性创作的环境如此之艰难。
可是我从中却体会到了其他的东西,我突然理解了为什么女性在亲密关系中会很容易把自己处于“弱势群体”的位置上,为什么总容易变成“受害者”,这些都是有历史的因素在里面的。正因为一代代的女性所经历和沿袭下来的社会角色,社会价值观等等决定了女性从性格的底色上就被打上了这样或那样的标签。这就很好的解释了男女在恋爱中的相处方式以及情绪差异,既有性别不同导致的生理性因素,又有在慢慢历史长河中沿袭下来的社会性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所以为什么恋爱脑大多都是女性(当然也有个别男性,在这里我们说的是大概率事情, 并不做特例分析),因为从古至今女性的主要社会角色就是在家里。做一个尽职的妻子,一个尽职的母亲,似乎是不同时期对女性共同的褒奖。因此对于伴侣的选择对于女性来说至关重要,自然选择伴侣的恋爱过程相对女性来说也占有相当重要的比重。反观历史上的男性,不论古今中外,各个历史时期还是以男权社会为主,男性几乎占据了各个历史时期的主要社会角色。因此婚姻和家庭在男性的社会活动中并没有占据非常大的比重,他们的绝大多数重心都会放在其主要社会角色中,权利,地位,势力范围似乎对各个历史时期的男性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换句话说,没有这些社会基础,他也无法很好的照顾自己的家庭和后代,实现更好的生存发展。所以这就很好理解恋爱在男性生活中的比重并没有那么大, 或者说远低于女性。即使同样遭受情感上的挫折或者失败,男性和女性对待这一时间的态度和看法也是完全不同的。
作者在书中提到,女性如果想实现写作的梦想,必须要有钱和属于自己的房间,说的就是经济独立的重要性。不论在什么年代,女性如果想实现自己的梦想,必须先实现经济独立,唯有经济独立,才能有机会过自己想要的生活,而不是依附于其他人。现在社会提倡男女平等,承认女性的社会地位,但是几千年来的传统思想不论中西方,对于女性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所以导致即使有些新时代的女性仍然骨子里依然是向往相夫教子的生活,期待有人能够成为她的依靠。在这里倒不是批判这种想法不对。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的权利。只不过突然想对所有恋爱脑的女孩子们说一句,可以尝试着跳出爱情这个小圈子来放眼感受下这个世界,除了爱情之外是否有自己想要实现的目标或者梦想?爱情是人生中美好的一部分没错,但是也只是人生中一部分甚至是一小部分,相信当你体验了更丰富的人生之后,也许对爱情就会有了新的看法和感受。愿每一位女孩子都有属于自己的一间房间和自己想实现的梦想,能够有一个更圆满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