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生出一种强烈的冲动,想要写一个关于个人成长的故事。
动笔前,我有些犹豫,或许,除了自己,没有人会对一个平凡普通的中年妇女的成长经历抱有什么好奇。于是我问自己,即使没有人看,没有人读,你还会继续吗?我的答案是:是的,我会。因为,这是我所希望自己能够拥有的最大的勇气:即使这个世界没有人爱你,没有人在乎你,你也要学会好好爱自己。
一个人可以有很多种方式爱自己,写一本书,就是我送给自己的四十岁生日礼物。
四十岁是个危机重重的年纪。四十岁的我们,无可避免的会在健康、精力、能力、注意力、记忆力、精神甚至是事业等等方面都开始走下坡路,上有老,下有小,不敢病,不敢死,回顾身后,等待着我们的全是责任和义务;凝视前方,却宛如在充满迷雾的大海上航行,希望渺茫,找不到确定的方向。
四十岁是枯木逢春的年纪。四十岁的我们,经历了生命的酸甜苦辣,人生起伏,经历了无数的希望与失望,相信与背叛,终得以窥见生命的全貌,也才有机会去修复生命原初我们身体里带着的各种BUG,使得人格更加完善;四十岁的我们在晶体智力在急剧下滑的同时,流体智力却得到了越来越充分的发展,变得更加宽容、平和、更有弹性,更加坦然接纳自己的平凡,并且愿意用这平凡之躯去拥抱这个世界。
在这样一个年龄,我决定写点什么送给自己也送给和我一样在寻找自己的你。
这是一份奢侈的礼物,这也是一种自我救赎。
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无论你愿意或者不愿意,都必然会带着满身的伤痕长大,有些人天生顿感,有些人生来敏感。顿感的人或许经历着滔天巨浪也能够淡然处之,而敏感的人可能只是一片秋天的落叶就能在他心里引发一场轩然大波。即便如此,也不能说哪一种特质是绝对的好或者绝对的坏,只是拥有不同特质的你我必然会经历不一样的生命体验而已。但是无论你是哪一种特质,无论你曾经经历过什么,无论你现在正在承受什么,都没有关系。
因为,正如电影《侏罗纪公园》里所说的:生命自有出路。
我希望自己能够更加真实客观的记录生命里曾经经历过的一切。然而无法否认的是,当一个人在回顾过去的时候,必然会带上这样或者那样充满主观色彩的想象。也许这个世界上从来就不存在绝对客观的叙事,我们也无需去寻找一个绝对客观的真实,这既不可能,也毫无必要,毕竟我们每个人本质上其实都只是活在自己所构建的世界里,而我们构建这个世界的基石正是我们过往的经历、体验、感受以及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认识和思维方式。而这座大厦一旦建成,便不容随意更改、践踏和颠覆。稍有不慎,便会跌入深渊。这也就是为什么一个的人格一旦形成,便难以改变。因为改变就意味着要颠覆自己所有过往的经历,改变就意味着质疑甚至是否定一直以来自己所相信所赖以生存的信念,改变就意味着我们可能需要去重建新的信仰大厦,而这却是一个极其漫长又痛苦的过程,所以,很多人宁愿让自己永远地活在那个时时困扰着自己的糟糕的世界里,也不愿意打破过往重塑生命。毕竟,旧的世界虽然会令我们感到痛苦,但却是一种十分熟悉的痛苦,与此相比,重构新世界的过程所要面临的未知的恐惧则更令人难以忍受。两害相权取其轻,这本就是最符合我们人类趋利避害的本能的选择。
我写下这个故事,或许只是为了提醒自己要不断地勇敢地去重构新的内在世界,因为每一次重建,都意味着一次新生。
如果有缘,我的故事能给那些正深陷黑暗的泥淖,挣扎着着看不到希望的人们带来一点点微光,那便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