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朱季谦
这座岛叫桂山岛,被誉为伶仃洋上的一颗明珠。
岛上的建筑依山而建,楼房层层叠叠爬满大片山腰。
沿着曲折的石阶爬到半山腰,那里有一家叫“贰壹贰柒”的咖啡店。站在店门前宽敞的平台上,可以俯望到山脚下一片蔚蓝的海面,而海面上,是无数形状各异的白云。
那些白云就像从诗句里跑出来一样:“天上浮云似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
白云下,此时有一艘红色的客船刚好离开了港口,正准备从两座灯塔中间的海面上穿过去。
而在港口的后面,是一片被海浪拍打的沙滩。
沙滩上,有大人和小孩,他们光着脚丫、弯着腰,在寻找贝壳的影子。那些藏在沙子底下的贝壳,或许曾装满了无数个孩子的好奇与欢喜。
沙滩过去,是一条笔直延伸至海里的白色海堤。
在海堤的起点处,有一座两层楼高的咖啡馆。
坐在二楼咖啡馆门前的露天平台上,听着楼下传来海浪拍打岸边的声音,再遥望远处缓缓经过海平面上的船只,总有那么一瞬间,会忘记那些被束缚在城市里的疲倦,忘记城市地铁呼呼穿过隧道的喧嚣,还有地铁窗外那忽明忽暗的光影......然后,点上一杯咖啡,享受这来自大海的愉悦和自由。
在海堤的尽头,是一座高耸的灯塔。
隔着一片不算远的海面,同样有一座建在另一条海堤上的灯塔。
两座灯塔彼此隔海相望,相互陪伴,在无数个起风的夜晚,曾一起默默领引着远航的船只归港。
沿着海堤慢慢走向灯塔,适合和喜欢的人,坐在灯塔下,看一场美丽的海上晚霞。
距离海堤咖啡馆不远处,有一座依山而建的灯塔公园。公园的山脚下是一条沿海街道。沿着街道走去,尽头处有一座以礁石栈道为主的公园,叫桂山舰纪念公园。我查了一下资料,在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曾有部队盘踞在这座岛上,解放军的“桂山号”战舰正好是在这一带登陆。后来为了纪念当年的这场登岛战役,便在登陆点修建了这座桂山舰纪念公园。
公园的入口是一座天然而成的石洞,穿过石洞,映入眼帘的是一片豁然开朗的大海,以及一条建在礁石上的曲折栈道。
走在礁石栈道上,一边是历经沧桑的摩崖石刻,一边是望不到尽头的大海,漫长的岁月仿佛都在这一刻揉杂在了阵阵海鸥声里。
在海岛上,花30块钱就可以坐上一辆观光车去环岛看一圈风景。
那天下午天气很好,有蓝天和白云。
坐在观光车上,迎面而来的海风无比舒适。
先是从港口沿着海岸边的街道开去,沿途两边种了许多棕榈树,它们与椰子树长得颇为相像。这类树木在南方沿海城市很容易见到,寓意了好运和希望。除了棕榈树,路上所看到的风景,一边是依山而建的楼房,一边是停靠了许多渔船的海面。当观光车沿着环岛公路往山上开去,视野逐渐变得开阔,渔村、港口、蔚蓝的海面、航行的船只、灯塔,还有不断变化的白云,等等,都尽收眼底。
观光车绕岛一直开到海岛的山顶,那里的风景最为惊艳,只见远处漂浮着几座小海岛,宛若仙岛,周围的海水一片青蓝,云朵正带着泻落下来的影子随风而过。
这是整座岛屿最适合看日出的地方。
在回程的路上,意外看到了一座巨大的文天祥纪念雕像。
原来桂山岛所在的伶仃洋,又称零丁洋,正是文天祥那首著名诗歌《过零丁洋》里提到的地方。
公元1278年,文天祥在广东海丰北五坡岭兵败被俘,服毒自杀未遂后,被押送至潮阳。
当时元军把南宋逼退到了广东崖山,陆秀夫带着小皇帝在崖山附近集结十万军民以及数千艘战船,准备在崖山附近海域和元军决一死战。
在宋元最后的决战之前,元军统帅张弘范试图利用被俘的文天祥去劝降陆秀夫,于是押着文天祥坐船前往崖山,正好经过零丁洋。
也许是在一个夕阳如血的黄昏里,文天祥挥笔写下了那首誓死不降的千古绝唱《过零丁洋》。
不久之后,宋军在崖山海战全军覆没,陆秀夫背着宋少帝跳海自尽,以一种悲壮的方式为南宋画上了最后的句号。
而崖山距离伶仃洋并不远,在那里,埋葬了一个王朝的落日。
那天下午,我们坐在海堤尽头的灯塔下,望着黄昏下经过的船只。
当天空就要变成一片暗淡,这时在落日附近的地方突然喷涌出了一团红艳似火的晚霞。晚霞慢慢晕染而开,很快就烧着了大半片天空。
落下来的霞光如暗红的火点,飘散在微荡起伏的海面上。
这时的孤岛、灯塔、船只、海滩等等,都被染上一层暗红的色彩。
路人们纷纷停下脚步,拿出手机或相机,将眼前突然出现的晚霞拍摄下来,然而,这一刻的晚霞还是太过于匆忙短暂了,像是过往无数个黄昏一样,永远消散在海平面上,只剩下一片茫茫无边的沧海。
那一刻,我仿佛看到了一艘古老的帆船正从这落日下经过,船里隐约传来一阵叹息——
那是文天祥的叹息,也是一个王朝的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