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30
《圈子》
关于圈子,自古以来,就有着浓厚的文化。为了应对单枪匹马的孤独与无力。国外的理论也有类似说法是,人在地球上生活必然要合作。
关于人际交往,近些年在网络出现了新形式即社交网络。通过社交媒体出现了很多关于圈子的文化或生活话题。比如《圈子不同,不必强融》《圈子不同,也要相融》等点击率还挺高的文章。
说到底,圈子这个东西,也不是固化封闭式的,可能随时都在变动。像人本身一样,没有任何人是一成不变的,都随时随地在变化。只要这些变化是向着生的活力越来越好,不是专门向着死和破坏的方向,就是很好的一件事,就是值得庆贺的事。所以圈子的融与不融,也是同样,只要有利于一个人向生的活力激情,就值得欢呼,并维护好。
圈子太多太多,非常丰富,纷繁复杂。任何层次的圈子,都不会说它要固定在哪些范围里,不会说它有了哪些范围,就关闭起来,成了封闭的圆圈,不再增多或减少,只在那闭门造车的。从本能上来说,都还是希望让圈子越来越有活力才好。
圈子在普通百姓属于生活范围,在政治生态系统也许就是生命线了。比如自古的皇帝都是在平衡各种圈子。圈子这个东西,往深往广的说,有太复杂的内容。有好像悬疑推理断案小说里写的那些以伤害生命为主的像臭虫老鼠一样在阴暗的地底角落见不得光的圈子。比如看到有个作者像写小说一样写他从酒吧线人圈买情报,到了一个随意卖人的圈子这样的。也有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为他自己创造出来的只为提高他自己身价,却对他无任何益处的圈子。比如仅是媒体主播却宣扬属于与各重要国家的政要亲密无间的圈子。包含了太多缺点和恶劣特征,不足为道。说到底,不以自身人品建构为底色,只为了名利驱使去投资的圈子,损失了他自己再多,都是愿赌服输,无人同情。
当然也有很多让人倍感温馨的圈子,这些圈子才是更值得我们去用心维护的。时常听周围有人抱怨:跟人家不是一个圈子的,人家都不带你玩。带些许对被忽视的忿忿不平。其实那么多那些所谓光彩的圈子,无论他是任何人,都是不能全部驾驭的。用了“驾驭”一词,本身已说明这个人对这个圈子已不用心,不过是因为名利野心等身外之物驱使,想让圈子为他的名利服务而已,到底也是一场空。《红楼梦》里唱得好:“世人都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这样的,我们不被野心驱使,用了满心感情维护的让人身心舒服的圈子,温暖柔和,积极热情。原来如此,已是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