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第一次想迫切的读完一本书,不是因为故事情节引人入胜,不是人物关系错综复杂,不是因为对作者的极度狂热,是里面的故事太过于“残忍”读的每一个章节、甚至每一个字,都想一击重拳,重重地直击胸口,喘不过气,半瘫在图书馆这个有靠背地椅子上,动弹不得......
书不厚,两个下午就读完了,但是这两个下午我好像跟随着毕淑敏去了那个“临终关怀”中心,看到了一个个即将驾鹤远行的老人们,好像跟随他去了昆仑山,好像去了蒙古高原,见到了那个可怜的说着“城市人‘我恨你们”的乡下男孩。所以我自己一直是一个很难受的状态,我想毕淑敏也一定更是这样的状态,每一个悲天悯人的神经太细的作家,一定都很难受。
“死亡”一直是一个中国人避而不谈的话题,觉得晦气,觉得离我们很远,都忙活着活,怎么会静下来思考死。其实也挺奇怪,我们国家对于“死”和“性”这两个人类永恒的话题无论是在青少年教育的普及上还是日常生活中,都很少谈及,可能单纯的以为知道的越少就能“逃避”的越远吧!
这本书也是使我第一次这么地了解死亡,接近死亡,其实死亡并没有那么可怕,甚至到了某个阶段,死亡是一种解脱,就像书里面那个小故事,其实死亡就像是去一个陌生的地方旅游,如果那个地方不好玩,那就一定会回来啊,所以足以见得,那里还不错,去了得人都不想回来了。那探讨死亡得意义在哪里呢?在于我们这个复杂的世界,在于它牵扯到的人性和人道。人的复杂性和从一个人在一滩血渍里诞生之日起就承担的责任,让阴阳两隔这件事变得使人如此难受。
“临终关怀”两个看似毫无关系的两个词,组合在了一起。其实我们可能还是无法感同身受那些躺在临终关怀医院静静等待死亡的人究竟是什么样的心理状态,有的静静等待那场盛大的降临,有的希望赶快来临,有的还想等等,那些还想再等等的人,也不是想延长生命,因为那时候的多活一天半天已经毫无意义,他们是在等什么人,想了却什么心愿,就像京剧爷爷呆呆地等那个“不快乐地女孩”想把那个有着200年历史地宝贝京胡送给这个他生前见过地最后一个人,想这个京胡能带给她快乐,可是啊,他等不到了周六了,只能坚持到周五了....看到了地时候瞬间泪奔,(幸好感冒了,啜泣声才不会那么明显)没有等到就要被拉到另一个世界一定很痛苦,就像那时地爷爷,也一定在等着我和刚子,可是他等不到了,等不到我们“约定”好的周六了,他有多绝望啊,他一定希望再见见我两,如果不是这个心愿,或者没有这个心愿,他一定会走的很安详,可是对不起....如果的当时不是高三,如果当时学业没有那么繁重,如果我聪明一些,不用学习每周学习那么久,如果我可以一周去看他一次,可是没有如果,逝去的就是逝去,留下的遗憾就是一辈子的。
我们总是用最坏的恶意揣测这个世界的陌生人,但是这个世界很奇怪,有的恶意是你揣测不到的,他们人面兽心,像一个隐形的魔鬼,最近的滴滴出行和碎尸案让我们更加重了这样的想法,你永远想象不到一个人的骨子里到底隐藏了多少恶,就像你也不会想象到一个人的骨髓里到底包含着多少善,书中临终关怀医院里的小白,微薄的薪资却照顾着每一个即将老去的人,那些生活不能自理的、那些疯的、哑的,让那些老人在走之前最后感受到了这个世界仅存的一丝温暖,以前就知道一句话,善待老人,就是善待明天的自己,嗯。
所以这个世界才是守恒的,有人做着恶事,有人做着好事,更多的人默默做着自己的事。
每个人终究免不了去那个地方旅游,但是在去之前还是应该多做一些让自己心安的事吧,最好能了却心事安详平静的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