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迷人的坏蛋,要穷途末路了。
由于性骚扰门持续发酵,网飞宣布正在制作的《纸牌屋》第六季将是该系列的最终季,而且凯文·史派西的戏份被全部删除。
“安德伍德盛世”就此覆灭。
对于现代政治斗争,《纸牌屋》无疑大大满足了我们的窥探欲。
但说实话,“下木总统”的腹黑,放到我们源远流长的古代历史里一比,段位还是低了点吧。
可惜,国产古装剧中能拿得出手的大奸之人,没几个。
除了他——
一个历史新编过后的司马懿。
一开始,他死命藏住锋芒。
因为有任何一点差池,都会万劫不复。
现在,他终于霸气外露,正面对刚。
《虎啸龙吟》
在上一部,司马懿(吴秀波 饰)为救父亲而出头,被卷入曹家的权力斗争,进退失据。
进一步,性命不保;退一步,也许就永远回不到历史舞台的中央。
他斗杨修,斗曹植,斗曹操。
几次罢黜,几番入狱,终于存活下来,还赢得了曹丕(李晨 饰)的信任。
曹丕传位曹叡(刘欢 饰),临终钦点四位辅臣,其中之一便是在野的司马懿。
可是曹叡毕竟嫩,跟司马懿过不了几招。
瞒不住你,从海报你就能看出来了,要有新boss登场——
诸葛亮。
《虎啸龙吟》片名看似中规中矩,实则一语中的:卧龙诸葛亮,冢虎司马懿。
其实《大军师司马懿》本来就是一部剧,因播送的原因拆分成了两个部分:上部《军师联盟》,下部《虎啸龙吟》。
《军师联盟》是司马懿一步步入局曹魏的权力中枢,到了《虎啸龙吟》,他势不可遏,最终谋朝篡位。
开播以来就受到不少非议:洗白、三观不正、篡改历史。
其实,我们所熟知的《三国演义》,也并非是历史本身,只不过是它的“篡改”和“三观”早已深入人心罢了。
所以不妨就把《大军师司马懿》看作是三国的另一种演义。
关键在于,它演义得是否够精彩。
三国这个IP固然经典,但它有个问题——
经过时间沉淀,已经被严重地符号化和脸谱化。
就算不是三国迷,单凭一个局部特写,你也能猜出人物。
诸葛亮、黄忠、吕布、关羽
而且每个典故你都听过无数遍了——
草船借箭、火烧赤壁、三顾茅庐、大意失荆州……
还能讲出什么新意来?
所以必须“篡改”。
首先,把一个非主流人物扶上正位。
然后,打碎脸谱。
不仅是史上最帅司马懿,也是最像“老实人”的一个。
越是奸诈,越不能被人从脸上看出来。
乍一看,他有种朴实无华的亲民气质。
回朝做上高官,上头给分了一套二环内的大别墅,司马懿两眼放光,对着“冰箱”感慨半天。
咱们全家都有冰凉的酸梅汤喝了
爹要还在就好了
端不起大官架子不说,生活里也尽是拿不上台面的小聪明。
他托宦官办事,被要求行贿,先是装傻充愣。
实在没辙,缴了钱,扭过头就跟儿子吐苦水。
- 那还给他斟酌?
- 我不给他他不走啊
- 这斟酌给了多少?
- 够咱家吃半个月的别跟你娘说啊快
朴实得像个窝囊废?
话可别说得太早。
柔软之物想要自保,得包裹一层利刺,比如刺猬。
相反,要保护锋芒,恰恰就需要包裹一层窝囊。
司马懿的刺,在《虎啸龙吟》里越来越掖不住了。
街亭一战,司马懿本来不敢轻举妄动。
可当得知马谡“送人头”的排兵布阵之后,司马懿才后悔派张郃为先锋,急匆匆地率军出动。
儿子司马昭哪壶不开提哪壶,说早知道就派大哥(司马师)打先锋了。
一下子踩着了司马懿傲娇的猫尾巴。
放屁我跟张郃将军同仇敌忾
分兵合进 荣耀属于大魏
胜利属于陛下
等等,既然同仇敌忾、不分彼此,你吼什么吼?
司马昭被说蒙了之后,他接着扭头喊道。
你还愣着干什么呀
拿剑呀再晚(功劳)就都是人家的了
虽然夸张了一点,但那个一直阴着的司马懿,就需要这样失控一回,才显得更多面。
偶尔在自家人面前可以放飞自我,但更多时候,决不显山露水。
司马懿背了黑锅,学生钟会来家里替老师鸣不平,而他却表现得很有政治觉悟。
我一介文臣 职责就是辅佐陛下
为何心心念念皆是兵权呀
笑呵呵送走了学生,扭过头就扒窗户根偷听学生跟儿子的聊天。
眉毛一挑,又是一肚子阴谋诡计。
曹操看了他十几年,只看出了一个藏。
诸葛亮从最开始,就一语道破:忍。
这就是司马懿
他虽不善战 却善败能忍
又深谙用兵之计
此人比我们想的会更加厉害几分
也就是识破了这个忍,才有了这场空城计。
司马懿率十五万大军,诸葛于空城之上抚琴,野心极度膨胀的司马懿何不进一步?
真是诸葛亮临危不乱的神机妙算?
还是司马懿刻意收兵担心兔死狗烹?
本是一出杜撰的故事,单摆出哪一条,都不能解释清楚。
《虎啸龙吟》为空城计,给出了一番更有说服力的诠释。
Sir就不剧透了,只能告诉你,这是一场司马懿与自己野心的博弈。
《虎啸龙吟》揭掉忠奸二元的脸谱。
试图探究心灵如何作用于一个人,让他成为扭动历史的齿轮。
而这颗齿轮也在转动中,被挤压得扭曲变形。
从这张高平陵事变的剧照可见一斑。
一黑一白两方人马怒目而视,剑拔弩张,血战一触即发。
垂垂老矣的司马懿位于众人中间,却只能孤独面对自己的命运。
这股气势,让人想到黑泽明的《乱》,同样是权力争夺带来的扭曲,人被自己造就的历史吞噬。
回到《虎啸龙吟》“篡改”历史的问题。
历史,是一次性的。
如果我们仅仅按照原样,让角色重蹈历史人物的轨迹,何尝不是一种机械性的误读?
与其死扣情节是否契合史料,不如把虚化的历史作为舞台布景。
看它如何上演生动的人性戏剧。
这其中的恒常与无常,才是贯穿历史质料的神髓。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想看去优酷
编辑助理:哥谭镇民兵排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