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近日,一位来自浙江母亲的求助帖引发了网友的关注,这位母亲称:她的女儿今年高考考到杭州某大学读书,孩子说要一个笔记本电脑,就给她买了。期间提到了大学生活费的问题,每个月给她1200元的生活费,其他的另算(电话费、衣服、鞋子),没想到她不高兴了,居然问我她是不是我亲生的,1200块要饿死她吗?她同学的生活费是她的好几倍。
此贴一发,再次引发了社会对大学生消费观念的热议,大学生该秉承什么样的消费观念?调查显示,在校大学生每月平均开销为1212元(不含学费、家庭与学校间往返交通费)。家庭是学生生活费的最主要来源,94%的学生生活费由父母或亲戚提供,其次为打工兼职。1200元到底够不够花?从众型消费、求异型消费、攀比型消费、超前型消费的现象在大学生中间广泛存在。大学生作为具有劳动能力而无固定收入来源的群体存在,需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同时培养自己的理财规划能力,开源节流,实现经济独立。
在美国,父母不会全额资助子女生活费用,美国的大学生1/3的时间用来学习、1/3的时间用来参与社交活动、1/3的时间用来打工,以用来弥补自己的生活费用。尽管中国的大学生不缺乏出来打工或者实习的机会,但是很少有学生愿意出来通过实习实现经济的独立。
导致中美大学生差异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中美教育理念的差异。中国式的家长大部分都希望子女没有后顾之忧,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上,是一种以学习为导向的教育观念,你只要负责好好学习,考个好成绩就行了,其他的不用你担心!美国式的家长则是让子女逐步摆脱对父母的依赖,促使其独立,尽快融入到社会生产体系中去,是一种以成长为导向的教育理念。美国的家长以子女经济的完全独立作为自己教育成功的标准。中国的家长在子女经济行为能力方面的教育则起步比较晚,导致大学生普遍缺乏商业人格与理财规划能力。在2015年,广东36所中小学开始试点开设金融理财知识教育课程,有专家表示:从小传输理财观念非常有必要,在一定程度上可弥补现阶段课程的局限。
爱未来教育首席职业规划专家李廷海老师曾表示:大学生要有意识的培养自己正确的消费观念和理财观念,也就是有意识培养自己的商业人格,提高自己的理财规划能力。理财规划能力培养需要把握两点:一是开源、二是节流!
关于“开源”李廷海老师提到大学生要尽量寻找机会,增加社会实践,通过有价值的兼职或者实习,一部分获得收入来源,一部分获取社会经验。关于“节流”李廷海老师提出大学生要转变自己的消费观念,在年轻的时候不要把太多的钱花费在物质消费上面,物质的东西够用就可以了!比如:频繁换手机,如无必要就不要买,它是一种损耗精力的事情。大学生要树立投资意识,知道投资什么是对自己价值最大的。在大学期间,要学习一点金融投资知识,学会规避风险和保值增值,对于金融投资比较感兴趣的,可以进行系统化的学习与培训。
学会开源节流,实现经济能力的独立,你的大学才算完美!
作为一名大学生,你一个月花多少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