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中讲,在世界末日来临之时,天启四骑士降临人间,为大地上的人们带来无穷的痛苦与灾祸。
天启四骑士:白马骑士-瘟疫、红马骑士-战争、黑马骑士-饥荒、灰马骑士-死亡。
人们在瘟疫,战争,饥荒中饱受摧残,并最终归于死亡。
《清史稿》中,从1636年到1912年的276年中,发生疫灾的年份有95年次,说生活在当时的人们处在世界末日也不为过。
大清帝国对抗疫情的唯一一次大胜,却在它灭亡的前一年。
1910年,在沙俄帝国西伯利亚的一个矿场中产生了鼠疫疫情,当地官员为控制疫情,毫不负责的遣返了当地所有的中国劳工。
11月某日,两名劳工来到哈尔滨住店,其中一名的脸色看上去非常不好,发烧并咳嗽,但是店家还是让他们住了下来。
然而第二天一早就发现,发烧的人满脸青紫,口吐鲜血的倒在屋里。没几天,与他同行人也伴随着高烧咳嗽中离世。疫情从哈尔滨为中心迅速蔓延,平均每天死亡50多人,最多的一天死亡183人。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就让数万人死亡,并有向关内和国外蔓延的趋势。
情况万分危机,滨江关道员于驷兴十分焦急,他火速奏报朝廷摄政王载沣和东三省总督锡良。载沣采纳时任外省部右丞施肇基的建议,急电陆军军医学堂副监督伍连德进京。
伍连德是中国现代医学的先驱,是公共卫生学家、医史学家。是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候选人,是华人世界的第一个诺贝尔奖候选人。
伍连德,字星联,祖籍新宁,1879年3月10日出生于马来西亚槟榔屿一个台山籍华侨之家。17岁时,伍连德考取英女皇奖学金,留学英国剑桥大学。剑桥大学毕业后,他考取圣玛丽医院奖学金,成为该院的第一位华人实习生。之后,伍连德攻读博士,期间主攻破伤风菌研究。
之后,伍连德先后在圣玛丽医院、利物浦热带病学院、哈勒大学卫生学院、巴斯德研究所从事研究,曾师从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获得者梅奇尼可夫和霍普金斯。
1907年,伍连德应袁世凯之邀举家归国,就职于北洋军医处。
载沣命伍连德为全权总医官、钦差大臣,负责东北防疫事宜。
1910年12月24日,伍连德和助手带着显微镜、照相机乘坐一辆四轮马车驶入了哈尔滨。
初到哈尔滨后,现实情况比想象中的还要糟糕。家家关门闭户,街头上就有横尸扑街没人处理。
伍连德解剖了一具因病致死的日本女人的尸体,从标本里他发现了鼠疫的杆菌。同时这也是中国历史上首次允许官方允许尸体解剖。
这一次发生的疫情显然与以往对鼠疫的认知有很多冲突。初到哈尔滨时,当地医生向他说明:傅家甸民居低矮肮脏,冬天门窗紧闭空气不流通,室内一人染病很快即感染全家——他认为这种病是在人与人之间通过飞沫和呼吸传播的急性肺部炎症。
在伍连德到达哈尔滨前,日本南满铁路也派了一名日本医生前来调查病因,这名日本医生是北里柴三郎的学生,他一到哈尔滨,就立即雇人捉老鼠,希望在老鼠身上发现鼠疫杆菌。一连解剖了几百只,却没有发现一例带鼠疫杆菌的。
伍连德大胆提出,在傅家甸流行的鼠疫无需通过动物媒介,而可以通过呼吸之间的飞沫传染,他将此命名为“肺鼠疫”。
天津北洋医学堂首席教授梅斯尼不相信肺鼠疫的存在,坚持是跳蚤传播的腺鼠疫的意见,并建议捕杀老鼠。进入疫区后,检查病人时未佩戴口罩,六日后因鼠疫去世。
在确定了病原和传播途径后,因当时条件有限,伍连德采取了防疫措施——隔离法。
就如同我们2020年的时候一样,将确诊鼠疫的病人分别隔离,将疑似病人与密切接触者分别隔离,再将疫区与外界交通隔离,只准进不准出。在山海关设立检验所,旅客留住5日观察,疫区人员流动需要连续7天测量体温。以至于太子太傅、钦差大臣郑孝胥从东北返回时,也毫无例外地在山海关停留5日后才得以返京。
并且让医生带领工作人员挨家挨户检查疫情,一旦发现疑似人员就立即进行隔离,防止瞒报。
伍连德把防疫委员会总部设在鼠疫最严重的傅家甸,他与疫区人民同生死共患难,并由官府提供所有的费用,负责该区两万多居民的生活。
为组织呼吸传染肺鼠疫,伍连德设计并命令赶制了一种特殊的加厚口罩,后人称其为“伍氏口罩”。
他还以钦差大臣身份在疫区紧急征用学校、戏院和浴室,改装成临时消毒所,又把庙宇和教堂改为急救医院。
由于鼠疫杆菌能在尸体内存活很久,染疫而死的尸体由政府出面处理,都堆积在坟场,年关期间的坟场就像一个巨大的鼠疫杆菌大冰柜。一旦有老鼠或其他动物接触到尸体,再传染给人,那么一切防疫措施将功亏一篑。
伍连德力主焚烧鼠疫病死者尸体。但这在当时有违入土为安的传统。此事层层上报,摄政王载沣下特旨准许火葬。
死人不能难为活人,这场在东北抗鼠疫的行动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集体火葬。
同时俄罗斯人也参考伍连德的做法,在西伯利亚疫区进行了尸体集中焚烧净化。
1911年1月30日,清朝最后一个大年初一。为了消弭人们悲伤的情绪,伍连德率领的防疫部下发传单,号召大家燃放爆竹,冲冲晦气。也正是从这一天开始,一直不断攀升的鼠疫死亡人数开始下跌。
4月底,东北三省各地的鼠疫被全部消灭。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依靠科学手段,在人口密集的大城市成功控制传染病的行动。
伍连德带领医护工作者仅用四个月时间就扑灭了这场震惊中外的鼠疫大流行。时年,伍连德31岁。
自1910年哈尔滨大鼠疫之后,中国又爆发了几次鼠疫。
1926年,伍连德创办了哈尔滨医学专科学校,为当地培养医学人才,这个学校就是哈尔滨医科大学的前身。
抗战爆发后,伍连德在上海的寓所在淞沪之战中被炸毁。伍连德离开上海,取道香港回到马来西亚。于1960年1月21日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