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实的压力面前,大多数人最容易陷入焦虑和暴躁状态。一个人一旦陷入焦虑状态,就容易激活求生本能的“战斗 / 逃跑”模式。这种模式是人小时候在原生家庭中通过模仿和感受等无意识学习方式习得的。无论后天的学历教育程度有多高,职位有多高,一旦被逼急了,会迅速回到 12 岁之前的小孩状态。其反应模式是接近动物性的“战斗 / 逃跑”模式。
在有情绪状态下,一个人的反应模式是防御性或攻击性的,不能理智思考。领导向下属发飙的本质是手握大权的小孩欺负另一个小孩,家长向孩子发飙的本质是身强力壮的大小孩欺负弱小的小小孩,本质上都是精神虐待。事实上,只要外在挑战超出预期,人们的第一反应都是防御性的。
修行的目的是提升人的第二反应能力。唯有后天持续的迭代和优化自己的反应模式,才不至于任性地做错事、得罪人。
换个角度看,持续升级迭代自己的反应模式,使其更加恰当、和谐、高尚是每个人的修身功课。
要在人际交互中修习提升自己的反应模式,从这个角度看,你和任何人的关系都是陪伴成长关系。所谓事业,无非是用社会的资源为社会服务,任何投入其中的个体无非是借事业修身并获得适当的回报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