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这组广告共4期,在省报和省会的党报及刚创刊的都市报上连续4天同时发布。因为各报的纸张大小和刊登位置不同,需要给不同的设计文件,这些,都需要设计师谢悦到印刷厂去自己确认清样和胶片。
对此,谢悦并不满意。
他并不是因为要每天骑着那辆炫酷的竹架单车去报社印刷厂蹲点,感觉自己是个蓝领。他的不爽,是他作为设计师的价值没有得到体现。
这是一组带产品信息的招聘广告,是“飞扬”自己的形象宣传兼招聘启事,但是因为“飞扬”当时已经拿下了几个大品牌,所以策划思路是用客户的产品来叙说“飞扬”的影响力,并表达广纳贤才的迫切需求。
因为内容多,版面小——在对开的报纸上买的八分之一通栏,报眉位置;四开的报纸上是头版的四分之一通栏,大部分是文字,设计师能表现的空间非常有限。谢悦的创意,倒不是版面大小可以约束的,最后,他给了一个常规的文字排版,只是在右下角用铅笔素描画了一个页面掀起来的效果。他画得非常逼真,所有人都以为可以掀开看下一页。
而文案则是把当时已经签约的四个品牌都用“飞扬”的概念统合起来,并邀请有志广告业的各路才俊共“飞扬”。
因为四个品牌分属不同的行业类型,如何分别表现各自诉求之后又能统一到“飞扬”之下,需要自然圆润不生硬,既要表现作为广告公司对甲方的感恩戴德,又要体现“飞扬”的广告业盟主气度,在文字上很要功夫,所以广告出来,行业内大家都把赞美给了文案,设计则相应黯淡了。
谢悦抱怨说:“我的作用,就是排版!还有怎么样把那个阴影画得更像一点而已!这是一个初中生的基本功嘛!”
他对自己作为设计师的才华是很自负的。他比芬芬小2岁,但是却早工作2年,因为他从初中开始上美术班,毕业后没上高中,直接考进了综合学校的美术系。学校规定初中艺考生进去只能拿2年制的专科文凭,但成绩优异者经过考试可继续深造2年拿本科文凭。谢悦读完2年专科,老师认为他完全有资格继续,但他放弃了。他认为自己绘画功底已经足够,未来作为专业画家没什么前途,他的兴趣在创意,方向应该是应用美术,不如早早出来工作,积累经验,成为顶尖设计师。
因为从小学画,他的思维都是视觉型的,策划的时候,他不时会有闪光的点子冒出来。比如,这组广告涉及一个大商场开业,其中有个对消费者挺重要信息就是“打折”。谢悦从桌上拿起一张A4纸,对折,再对折,再对折,再对折,再对折,他说,6个画面,横构图,告诉大家,“商场开业,打折”,画面干净,诉求清晰,顾客肯定会蜂拥而至。
这个想法当然很有创意,但是王均和芬芬都认为,这样不行,一来无法与另外三个品牌统一,二来站在商场角度考虑,人家是开业,还希望突出自己的全新形象,尤其是商场名称和服务理念,并不想只突出一个打折信息。所以头脑风暴的时候,就把他否了。
谢悦也能接受他们的看法,只是觉得四平八稳的处理不叫创意,最后只靠文案出彩,没意思。当时就把折得小小的纸往桌上一扔,起身走了。